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伊始,保税区管委会加紧部署全年工作,确定新一年总的工作思路:围绕建设全市园区经济龙头的目标,实施区港联动、外向带动、品牌推动和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建设以仓储物流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出口加工基地为支柱的临港经济体系,深化功能开发,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壮大经济综合实力,建设经济强区。全年计划完成工业产值28亿元,比增30%;进出区贸易总值3亿美元,比增20%;工商税收5500万元,比增20%;地方财政收入3500万元,比增20%。为实现以上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我们思想和行动的强大理论武器,作为统领全局、贯穿各项工作的根本方针。狠抓发展不动摇,把加快发展作为我区全部工作的主题,一切工作的中心,千方百计推进区域经济走上发展快车道。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虽然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但经济总量还不大,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强化忧患意识和发展意识,增强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全区范围内营造人人思发展,人人讲发展,人人促发展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确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为今后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理清新时期发展思路,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当前,保税区处于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改革试点关键时期。新的一年要创新发展思路,构筑全新的比较优势,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为此,要围绕建成全市园区经济新格局龙头的目标,努力实施四大战略,建设三大基地,以新的工作理念推动经济新的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向自由贸易区转型。
三、推进区港联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国际物流业。保税区今后的发展方向,在于拓展国际物流功能。而大力发展国际物流业,关键是区港一体化运作。因此,要创造区港联动的条件,抓紧论证实施第二期填海工程,建设国际物流园区,尽快建成区域性物流分拨中心。同时要尽快完成首期填海区域市政工程配套建设,发挥现有区域整体配套功能作用,以便再上马建设一批新项目。尽快完成广澳港5万吨级码头泊位建设,发挥区港同属保税区海关监管的有利条件,促进物流业和保税加工业的发展。
四、深化保税加工功能开发力度,培育发展特色加工业。新的一年重点要加大力度培育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力促联亿生物工程尽快形成规模化生产,扶持汕头双骏公司与北京大学、中科院合作的生物农药、生物制药项目年内正式上马,实现产业化生产,形成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生物高科技产业园。抓紧跟踪国家级合成云母系列产品生产基地的审批工作,力争上半年上马建设,尽快建成合成云母高科技产业园。,要做强做大出口加工产业群体。围绕建设临港大型出口加工业的目标,全力扶持成长性强、带动力大的中星油脂、万顺包装、中旺化纤和超声覆铜板等大型企业二期工程今年投产,通过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提升产品档次,延伸产业链条,走规模扩张之路,形成以食用油脂、包装材料、纺织化纤、电子电器为支柱的生产加工群体,以商引商,建成全市大型加工生产基地。
五、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尽快将现有区域建成摆满。新一年要确立引进大项目、促进大发展的思路,整合现有优势资源,建成临港经济体系。首先,要创新招商思路。确立以项目招商为中心,突出一区多园主题招商,大力吸引适合保税区功能发展方向的仓储物流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实行多元化招商。要认真研究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动态和趋势,着重加强对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地区、国家和世界500强企业的招商,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珠三角产业转移。其次要创新招商机制。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分区域分行业建立客户群,派小分队进行项目对口洽谈。引入项目洽谈提前介入机制,请海关、工商、税务等部门提前介入,为客商释疑解惑,提高项目引进成功率。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激励机制,设立招商引资专项资金,对高、大、新项目集中力量重点攻关,对招商引资有功者给予奖励。第三要创新招商方式。坚持目的性、针对性强的小分队招商,扩大代理招商网络,加强互联网招商,鼓励企业组团自主招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展招商引资。
2004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