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头市地震局 > 科普宣传
分享到:
防灾减灾宣传周 | 事关每个人!这场权威发布干货满满→
  • 2025-05-13 16:50
  •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 发布机构:汕头市地震局
  • 【字体:
  •   地震是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威胁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地震是什么?平时怎么防?遇到怎么办?

      5月12日上午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举行“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安全知识发布会介绍地震安全知识和防震减灾工作情况

      地震安全知识,划重点!让我们一起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参与防灾减灾实践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强烈、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占全球7%的国土上发生了全球33%的大陆地震,约57%的人口、51%的城市和58%的国土位于地震高风险区。

      近年来,在各地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地震安全基础不断夯实,防震减灾、抗震救灾能力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既是政府的责任,更需要社会公众积极参与。

      今天(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让我们一起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参与防灾减灾实践,共同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什么是地震预警?

      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4级5度以上)发生以后,通过地震监测预警技术系统,抢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目标地区之前几秒至几十秒,向公众发出警报和提示的行为。

      地震预警是按什么原则来推送的?不是所有地震都发布预警信息。一般而言,当预估震级大于4级,或预估震中烈度大于5度的地震时,才对外发布,通常这类地震伴有较强烈震感,甚至有可能造成破坏。我们会做精准推送,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区分由不同的预警级别。对预估地震动强、危险大的地方,比如预计地震烈度5度以上的区域,会发布红色或橙色警报,提醒公众尽快躲避;对于预估地震动弱的地方则发布黄色或蓝色提示,避免大家恐慌。

      开启小程序,获取地震预警服务

      可以通过微信搜索“中国地震台网”小程序,获取全国地震预警信息服务,也可通过添加各省地震预警微信小程序,获取区域地震预警服务。

      能精确预测地震吗?

      到目前为止,人类尚未完全掌握地震的形成机理,地震从孕育到发生的过程十分复杂,地震预测仍然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尚处于探索阶段,很难做到非常精确地预测地震。

      因此,凡是说在准确时间、准确地点要发生地震,是不可信的,这也是多年反复在各地出现的地震谣言,只不过换成了当地的地名而已。希望社会公众切勿相信与地震有关的一切非官方信息,自觉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地震发生时如何科学避险?

      地震发生后,室内要选择正确的躲避位置和姿势,一个“七个字”的避险要诀,即“伏地、遮挡、手抓牢”。

      “伏地”可采用蹲伏、跪伏等姿势,目的是降低重心、保持身体稳定;“遮挡”可躲在桌子等坚固物体下,如附近无坚固物体,可用双手或手边的厚软物品如沙发靠垫等护住头颈,避免被家具、家电和悬挂物砸伤;“手抓牢”是抓住身边稳固的物体,避免自己被剧烈晃动抛甩出去而失去遮挡。

      地震中被困如何自救?

      被困者在被困期间科学的求救方法和在面对灾难时顽强的求生意志以及坚韧的精神是获救的关键因素。

      震后如果被困废墟之中,首先要尽可能利用现有的条件搭建一个安全空间,比如说废弃的建筑构件,甚至于说坚固的家具等,为自己搭建一个临时相对安全的空间。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战胜困难,相信自己一定会被救援人员成功救出去。在被困等待救援期间,不要大声呼喊,应尽量减少身体的活动,合理分配体力,同时灵活利用身边的物品,如砖块、钢筋等有节奏地敲击墙壁、管道或其他物体,以便于救援人员识别和发现。

      如何让应急避难场所发挥作用?

      积极推动避难场所资源调查评估、规划编制、建设改造和管护使用工作,由过去分散建设、松散管理向统筹规划、设计、建设、管护和使用等方面转变,努力建好、管好、用好避难场所,在灾害来临时能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

      家庭应急准备要点请记牢

      养成良好的备灾习惯,做好家庭应急准备,是守护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一是排查安全隐患,如家电线路、燃气管道是否老化,柜子、空调等易倒家具家电是否稳固,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消除。

      二是准备应急物品,用家庭应急包,储备必要的食品、饮用水、急救药品、救生哨、保温毯等物品。

      三是学习急救知识,掌握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灭火器使用等应急技能。

      四是熟悉逃生路线,让家人了解周边应急避难场所的分布和疏散路线,做到心中有底、临灾不慌。

      学校如何提升地震灾害应对能力?

      学校开展的每一次防震演练、每一次安全教育都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把每个孩子的安全放在首位,把防震减灾知识传递给孩子们,每周开展一次地震逃生演练。通过演练,提高学生的应急逃生能力,避免了孩子们在危险面前手足无措,帮助孩子们能够沉着冷静地应对突发事件发生。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