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潮剧遇上现代法治,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当惊喜盲盒搭配法律知识,又会产生怎样的有趣体验?
3月14日晚,汕头市潮南区陈店镇溪口社区文化广场灯火通明,一场别开生面的“潮人潮语说法治”潮剧普法沙龙晚会,在群众的掌声中拉开帷幕。这场由汕头市普法办、司法局联合多部门打造的法治文化盛宴,以“传统戏曲+情景演绎+专家解读”的创新形式,让法治精神在潮韵悠扬中深入人心。
晚会现场,潮剧经典唱段与法治案例讲解珠联璧合,打造沉浸式普法体验。当《包拯执法无私》的潮剧唱腔在夜空回荡,舞台上的“包青天”挥动惊堂木,再现铁面断案的经典场景。曲终幕落之际,活动邀请专业律师登台剖析:“陈世美案涉及重婚罪与遗弃罪,这些古代法治智慧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深入浅出的讲解,让观众席不少人恍然大悟:“原来老戏里藏着真道理!”
专业律师讲解戏曲里的法律元素。南方+ 谢嘉龙 拍摄
同时,晚会创新编排的多维普法形式引发热烈反响。快板《共筑满意消费》以竹板清脆的节奏,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小品《阿忠卖烟》用诙谐情节演绎烟草专卖纠纷,逗得观众捧腹之余传递法律知识……
观众在捧腹之余学习法律知识。南方+ 谢嘉龙 拍摄
此外,活动现场还分设有法律咨询与法治盲盒两大功能区,形成普法教育“动静结合”的服务格局。汕头市普法办、潮南区委政法委、区司法局等单位联合搭建普法服务台,聚焦“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烟草打假打私等民生关切,通过“面对面”咨询、案例展板讲解等形式,为基层群众送上“法治及时雨”。
普法服务台聚焦民生关切,为基层群众送上“法治及时雨”。
法治盲盒区则化身普法“智慧乐园”,成为青少年竞相打卡的热门区域。每个盲盒内设置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问答,参与者正确答题即可获得法治文创礼品。11岁的溪口学校学生小张与伙伴们在盲盒区往返穿梭,手中的法治文创、普法手册渐渐摞成“小山包”。
“答对两题拿到了奖品,还弄懂了怎么用法律保护自己!”小姑娘扬起手中的“战利品”,雀跃之情溢于言表。
“要让法治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扎根生长。”汕头市普法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汕头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高度重视,希望通过盲盒竞答等年轻化形式,让预防违法犯罪教育更加有趣、有吸引力。记者看到,法治盲盒区始终排动着蜿蜒的队伍,孩子们在开盒答题过程中时而蹙眉思考,时而击掌欢呼,法治种子悄然播撒心田。
据悉,此次活动是汕头市深化“非遗+普法”品牌建设的创新实践。未来汕头将继续推进“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围绕群众法治需求,开展“点单式”普法,运用传统文艺、新媒体、AI技术等大力创新基层普法模式,进一步提升法治宣传的精准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