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普法动态
  • 普法金榜
  • 法律法规
  •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头市司法局 > “八五”普法 > “八五”普法 > 普法动态
    小切口实现大突破,汕头蹄疾步稳推进“政法十件实事”
    • 2024-10-28 09:00
    • 来源: 南方+
    • 发布机构:汕头市司法局
    • 【字体:    

    打击“飙车炸街”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全市涉及未成年人受伤交通事故起数较去年同期降低61.1%,办成首例追逐竞驶类危险驾驶刑事案件,对飙车群体形成强大震慑效应;

    设立涉外涉侨法律服务工作室,为服务对象提供不同需求的跨境法律服务,成功代理一宗涉港借贷案件并胜诉,涉案金额近400万;

    聚焦线上与线下食品安全问题,全市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37件,发出检察建议25件,提起公益诉讼2件;

    全市公安机关对665项政务服务进行再梳理再优化,97项行政许可实现“两减一即”,总时限压缩94.7%,平均即办程度95%,全流程网办率83.5%,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图片

    文光派出所联合分局反诈中心、文光街道办事处走进校园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系列活动。

    今年以来,汕头市委政法委牵头各地各政法单位围绕市委中心大局,谋划实施了“2024年政法十件实事”130件,以“小切口”实现“大突破”,推动全市政法工作现代化。

    汕头“政法十件实事”,是践行政法为民理念、强化为民服务意识、推动为民办实事常态化制度化所设立。当前,汕头全市政法系统围绕中心、紧盯薄弱、对接需求、精准发力、攻坚克难,着力解决一批政法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力求以实绩实效为民服务、护航发展。

    创新举措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良法善治,民之所向。汕头各地各政法单位紧紧围绕市委工作部署,以“政法十件实事”为抓手,持之以恒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汕头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全市政法系统积极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围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等40个课题开展联合调研、自主调研178轮次,集思广益破解发展难题,全心打造护商、暖商、安商环境。

    汕头各地各单位以政务服务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新举措,进一步强化助企惠民实效。如,汕头市法院构建“云立案”“云办理”“云见证”“云调解”“云审判”等一站式涉侨司法“云服务”,今年来,办理AOL授权见证7件、网络庭审(调解)31件、国际区级司法协助29件,为广大侨胞提供高质量司法服务;潮阳区积极创建“无证明城市”,深化首批449项取消证明事项实施,推进第二批取消证明事项,在“无为”中实现“有为”。

    图片

    濠江法院举办人民调解员“法院开放日”活动。

    执法司法是法治运行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成色。为此,汕头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尤其更加规范涉企执法,让司法保护更加有力。如,汕头市司法局全面推进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省级示范创建点和孵化培育点,推动街道执法工作由“部门分散管理”向“综合查一次”转变;汕头市法院依托执行事务中心,实现案件执结率、督办事项期限内办结率、失信名单撤销率全省排名第一,某借款合同纠纷执行案入选2023年度全省法院十大执行案例。

    图片

    2024年3月,小公园司法所在利安社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进社区活动。

    下移重心

    破解基层治理瓶颈

    基层治,天下安。推进“1+6+N”工作体系建设,是维护基层安全稳定的重要抓手和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汕头、平安汕头的基础底座,汕头“政法十件实事”正以此为重要着力点之一,持续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投、力量下沉,着力破解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瓶颈。

    “1”即综治中心,汕头通过选树基层“1+6+N”工作体系建设先进单位,落实每个区(县)确定1个示范点重点打造,以点带面推动体系建设。其中,龙湖区新溪街道综治中心率先进行规范化建设,整合基层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有效实现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获评2023年度广东省先进典型。

    图片

    龙湖区新溪街道综治中心。

    “6”即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综合网格、“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汕头持续充实基层一线资源力量,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如,龙湖法院外砂法庭加强诉调对接,深化诉源治理,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典型案例,并被评为全省法院“推动诉源治理工作成绩突出人民法庭”;金平区推广综治中心下沉网格“巡回”办公、政法部门对口下沉社区等工作机制,调解民间纠纷1040宗,调解成功率100%,位居全市第一。

    图片

    汕头全市公安机关深化勤务运作机制,增加街面见警率。

    “N”即其他综治力量,汕头各地各单位积极搭建群策群力平台,凝聚社会各方面资源力量,织就一张一呼百应、连点成片的“共治互助网”。如,濠江区率先成立平安建设促进会,撬动800多万元社会资金支持平安建设;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服务中心100%全覆盖,全区注册志愿者达4万多人,有力有效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绘”新图景

    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

    “百千万工程”是当前汕头市头号工程,如何立足政法系统职能,以高质量的工作成效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开展,是汕头推进实施“政法十件实事”的重要课题之一。

    图片

    澄海区推广运用“积分制”乡村治理模式,巧用积分提升村民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性。图为莲华镇下长宁村召开积分评比总结会。

    今年以来,汕头“政法十件实事”突出回应人民群众对平安乡村、法治乡村的期盼,深入推动重点村(社区)整治提升、“平安·幸福”村居、“绿美汕头”建设,加速绘就基层善治新图景,为实施“百千万工程”蓄势赋能。

    在去年对全市32个重点村(社区)进行综合整治、实现由乱及治的基础上,今年汕头围绕18个维度继续对全市1091个村(社区)摸排研判,开展第二批25个村(社区)综合整治,力争由点及面全面提升一个区域社会治理水平。

    精心部署实施的“平安·幸福”创建工程,则是汕头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重点工程。自2022年启动以来,汕头全市已有754个村(社区)达到建设标准,剩余的337个村(社区)正在如火如荼创建中,有望于今年底顺利收官。随着这项工程的深入实施,近几年一幅幅“和美乡村”新画卷在汕头大地脱颖而出。

    图片

    汕头全市大力推进平安幸福村居创建工作。图为金平区月浦街道沟南社区湖边凉亭群众休闲谈笑一幕。

    而推动“绿美汕头”建设再上新台阶,也纳入了“政法十件实事”的范畴中。今年以来,汕头政法系统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组织全市政法系统开展“植”新绿、“树”先锋——创建“绿美基层政法单位”活动,共培育第一批绿美基层政法单位14个。同时,深入参与推进鮀莲街道“百千万工程”典型社区培育,助力打造“牛田洋”地理地标建设金字招牌、农文旅示范点“牛田洋特色墟市建设项目”。

    图片

    位于澄海区莲华镇西浦村的政法平安林。

    “我们将坚持以‘政法十件实事’为抓手,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全力以赴抓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持续推进以政法工作高质量服务保障工商并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主动融入‘百千万工程’‘绿美汕头建设’等重点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汕头政法力量。”汕头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司法局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