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分享到:
蔬菜所选育的2个棱丝瓜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
  • 2018-05-10 00:00
  • 来源:
  • 发布机构:
  • 【字体:    

在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十九次品种审定会议上,我所选育的白沙夏优5号棱丝瓜、白沙夏优6号棱丝瓜两个新品种通过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白沙夏优5号丝瓜

审定编号:粤审菜20180005

品种来源:HX08-6-8×SH09-2-7

特征特性:杂交一代品种。植株生势和分枝性强,叶片绿色。从播种至始收春季69天、秋季51天,延续采收期春季37天、秋季30天,全生育期春季106天、秋季81天;第一朵雌花着生节位11.9~21.1节,第一个瓜座瓜节位14.7~22.5节。瓜呈棍棒形,瓜色绿白。瓜长31.8~35.9厘米,横径5.33~5.35厘米。瓜外皮花斑数中等,棱沟浅,棱色绿。单瓜重316.2~383.4克,单株产量1.30~1.63公斤。肉质脆,商品率92.8%~94.2%。感观品质鉴定结果为良、品质分81.0分。理化品质检测结果:维生素C含量73.0毫克/公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6克/100克,粗蛋白含量0.64克/100克,粗纤维含量0.3克/100克。人工接种鉴定表现高感枯萎病,田间表现抗逆性较强。

产量表现:2016年春季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2029.8公斤,比对照种粤优2号丝瓜减产4.3%,减产达显著标准;前期平均亩产601.5公斤,比对照种增产7.4%,增产达显著标准。2016年秋季复试,平均亩产1870.7公斤,比对照种粤优2号丝瓜增产17.4%,增产达极显著标准;前期平均亩产826.7公斤,比对照种增产29.7%,增产达极显著标准。

栽培技术要点:(1)广东地区适播期春植2~3月、秋植7~8月,宜采用育苗移栽;(2)单行种植,株距50~60厘米,每亩种植900株;(3)施足基肥,初花后开始追肥,保持肥水充足;(4)及时摘除基部子蔓和病叶、老叶,及时采收;(5)注意防治枯萎病、美洲斑潜蝇等病虫害。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白沙夏优5号丝瓜为大肉类有棱丝瓜杂交一代品种。从播种至始收春季69天、秋季51天,丰产性较好,品质良,高感枯萎病。适宜我省丝瓜产区春、秋季种植,栽培上特别注意防治枯萎病。

白沙夏优6号丝瓜

审定编号:粤审菜20180006

品种来源:SH09-4-5×XT09-6-7

特征特性:杂交一代品种。植株生势强,分枝性中等,叶片绿色。从播种至始收春季66天、秋季46天,延续采收期春季40天、秋季34天,全生育期春季106天、秋季80天;第一朵雌花着生节位7.7~13.8节,第一个瓜座瓜节位10.6~15.6节。瓜呈棍棒形,瓜色绿色。瓜长37.3~37.7厘米,横径5.01~5.19厘米。瓜外皮花斑少,棱沟浅,棱色春季深绿、秋季墨绿。单瓜重325.2~352.2克,单株产量1.28~1.94公斤。肉质绵,商品率92.5%~94.1%。感观品质鉴定结果为良、品质分78.5分。理化品质检测结果:维生素C含量79.0毫克/公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8克/100克,粗蛋白含量0.75克/100克,粗纤维含量0.4克/100克。人工接种鉴定表现高感枯萎病,田间表现抗逆性较强。

产量表现:2016年春季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2398.4公斤,比对照种粤优2号丝瓜增产13.1%,增产达极显著标准;前期平均亩产655.3公斤,比对照种增产17.0%,增产达极显著标准。2016年秋季复试,平均亩产1827.4公斤,比对照种粤优2号丝瓜增产14.7%,增产达极显著标准;前期平均亩产910.2公斤,比对照种增产42.8%,增产达极显著标准。

栽培技术要点:(1)广东地区适播期春植2~3月、秋植7~8月,宜采用育苗移栽;(2)单行种植,株距50~60厘米,每亩种植900株;(3)施足基肥,初花后开始追肥,保持肥水充足;(4)及时摘除基部子蔓和病叶、老叶,及时采收;(5)注意防治枯萎病、美洲斑潜蝇等病虫害。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白沙夏优6号丝瓜为大肉类有棱丝瓜杂交一代品种。从播种至始收春季66天、秋季46天,丰产性好,品质良,高感枯萎病。适宜我省丝瓜产区春、秋季种植,栽培上特别注意防治枯萎病。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农业农村局(扶贫开发办公室)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