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原南开大学校长、清华大学教授饶子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高绍荣,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孟安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 (北京)理事长贺福初,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香港创新研究院教授罗杰波等42位院士专家齐聚一堂,参加南澳科学会议第二十四次会议“细胞谱系与精准医学”研讨会。市委常委李飞出席会议并致辞。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副院长 孙飞主持会议
南澳科学会议由省科学技术厅和市政府主办,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承办,旨在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聚焦基础研究前沿和重大战略需求,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本次研讨会,瞄准未来生物医药的前沿领域和产业领域,乃至大健康领域,大家一起坐而论道。院士专家们围绕“细胞谱系发育与细胞命运调控”“重大慢病与疾病细胞谱系”“谱系新技术与新工具”“创新医疗与实践”等细分议题开展深入研讨,谈论目前生物医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产业发展趋势,也为汕头的大健康产业的科研创新提供智力支撑。会议将持续至8月31日。
院士专家互动交流
“南澳科学会议希望打造一个南方的,对标北方香山会议和双清论坛的高端科学会议,有几个特点,就是高端化、年轻化、国际化。会议希望把基础学科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大家聚在一起,召集一批青年才俊,还有国际领域的专家,一起研讨前沿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副院长孙飞认为,一定要紧密地将产学研结合在一起,像科研院所、医院和医药的产业要紧密融合,促进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生物医药是广东省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汕头市作为广东省在大健康领域的一个重要布局点,会议选择在南澳,相信对促进汕头本地的生物医药发展将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汕头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思路,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把大健康产业作为“三新两特一大”主导产业之一聚力打造,推动成立产业协会、“潮医智库”,持续优化政策“软环境”,谋划实施“五个一”重点工程,推动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集群逐步壮大,区域医疗高地建设提速推进。截至目前,我市拥有165家“四上”企业,涵盖化学制药、生物医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健康食品、智慧康养和高端医疗服务等全产业,局部抗感染药物占有全国九成以上市场,湿润烧伤膏成为国际创伤救治的“中国名片”,B超等高端医疗器械远销欧美、日韩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汇聚6家“三甲医院”以及全省地级市数量最多、实力最强的一批专科医院群,精准医疗、康养医疗、医学检验、智慧健康等服务功能不断拓展。近期,国家层面首次出台支持汕头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不仅为汕头大健康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更让汕头在聚侨联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方面底气更充足、步伐更坚定。
汕头市中心医院专职科研人员云彦表示,作为在汕头家门口举行的高端学术会议,参会对科研人员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汕头市中心医院对科研下了很大的功夫,专门成立了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招了很多专职科研人员。在学术交流这方面,更多的是医生出去参加临床方面的,在基础科研方面相对较少。会议对汕头市中心医院科研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他希望有更多做专职科研或者做基础科研的人能来参加这样的会议。
南澳科学会议通过搭建“学术-产业-政策”平台,使医疗机构与企业切实感受到技术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会上,专家学者与参会企业交流互动,许多“金点子”将成为启迪思维,激发创新活力,助力汕头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广东万年青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秀燕认为,参加南澳科学会议受益匪浅,打开了全新的视野,也更坚定了公司走创新发展道路的信心。这个学术平台真正促进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深度对接,让企业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最前沿的科研动态。万年青长期深耕慢病领域的生产制造和医疗服务,这次了解到细胞谱系等新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升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