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白条账”现象容易诱发集体资金乱开支,导致群众合法权益受侵害,一直是困扰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一大难题。为进一步强化农村财务监督管理,有效防止村居两委开支乱象,市财政局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盯农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在全市开展为期5个月的村居“白条账”专项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全市一盘棋。市、区县、镇街三级统一规格制定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成立工作协调小组,并召开“白条账”专项治理座谈会,统一整治目标、任务、措施和步骤,形成了全市上下联动、全面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确保专项治理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二是认真开展自查自纠,覆盖所有村居。按照实施方案,全市1168个集体经济组织认真开展自查,市、区县、镇街三级管理部门按一定比例进行重点抽查。各级在自查和抽查过程中,认真摸清“白条账”规模、性质和类型,深入分析“白条账”形成的原因,进一步厘清各级的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
三是深入落实整改,工作落地见效。我市以“抓住重点、先大后小、分类处理”为工作思路,将各村居2018年以来所有“白条”进行造册,按照先大额后小额的原则,逐项落实整改。同时,聘请会计师、税务人员等专业人士提供技术支撑,确保整改到位。
四是健全长效机制,做到“管常管长”。市财政局着力剖析问题根源,完善制度建设,印发《关于进一步巩固“白条账”整治成效的通知》,压实村居两委主体责任和各级各部门的监管责任。从开展“回头看”的结果来看,我市从7月份起,各地村级开支未发现“白条账”现象。
相关附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