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财政局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稳妥推进小公园开埠区保育活化工作,全力打造联结海内外潮人的精神纽带,为汕头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再出发集聚人气、凝聚人心。
一是积极争取省级财政资金支持,为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保育活化提供有力支撑。根据时任省委书记胡春华同志在汕调研时指出的“要重振汕头,就要先把小公园这个汕头人的精神家园建起来。小公园片区完整保留了全国最大的骑楼建筑群,要把小公园当成文物来保护,修旧如旧,修新如旧”,以及市委方利旭书记“要加快活化保育好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的步伐”的指示精神,市财政局与有关部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邀请省财政厅、省文化厅和省体育局联合调研组赴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实地考察,实现将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博物馆群布展免费开放作为省补齐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短板专项补助资金重点项目支持。2017-2018年,全市争取到省补齐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短板专项补助资金1.33亿元,解决我市活化改造急需的资金问题。
二是健全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运营管理体系,“过个文化年”成为时尚新选择。财政资金的支持,有效保证了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修旧如旧,14个博物馆、陈列馆每天都免费对外开放,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春节期间,骑楼街区游人如织成了新常态,各场馆依托各自功能特点,推出特色服务项目,打造特色服务品牌,场馆利用率不断提升。又如“春天交响”--2019年汕头元宵群众欢乐汇文艺巡游活动在小公园启动,“我们的节日--2019年汕头市金平区‘游历史街区,赏开埠风采’迎春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外地游客前来参观游玩。到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过个文化年”的游客,从2018年的60万人次增加到2019年的120多万人次。
三是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强非遗传承保护。充分发挥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建设财政资金效益,着力打造一批充分展示潮汕文化活动品牌,推动公共文化活动品牌化、常态化发展。2018年9月,由省文化厅与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省主场系列活动现场在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举行,环绕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的巡演让市民、游客享受到丰盛的文化大餐,共有非遗项目展示与非遗美食节等20多项共80多场次的非遗活动,有25支表演队伍、1300多人参加,其中包括40多个省级以上非遗项目80多名非遗传承人及汕头市10多个市级非遗项目30多名非遗传承人进行现场展示,活动持续6天,规模为历年之最。
四是公共文化设施配套建设日益完善,为将小公园片区打造成为品牌文化活动“殿堂”打好基础。市财政资金的投入促进了基础设施的完善,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业态建议者规划中的打造文艺盛宴得到实施。2018年9月,市文广新局、金平区政府主办,金平区委宣传部、市文化馆、金平区文广新局承办的“2018汕头小公园中秋交响音乐会”在小公园亭举行,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吸引大家来到保留了全国最大的骑楼建筑群、汕头百载商埠的起源地和聚集地、海内外潮人共有的精神文化家园之小公园,赏月、听乐,热闹非凡。
五是打造体育活动品牌,汕头国际马拉松赛荣获“2018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称号。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为辅的2018年汕头国际马拉松赛从全国1000多场马拉松赛事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央电视台《奔跑中国》的其中一站,CCTV5对赛事进行160分钟的现场直播。20000名参赛人员有6000名半马和全马的马拉松选手围绕装扮成为民国风街区景观的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奔跑,向世界展现公园历史文化街区深厚底蕴活化改造后绽放的魅力,为万千观众奉献了一场“有文化、有历史、有人文、有故事、有精神、有情怀”的精彩赛事,获“2018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