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上午,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林毅荣同志主持召开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研究部署具体贯彻落实措施。
会议指出,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实质。全会是我市在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和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方利旭书记代表市委常委会作的工作报告,深入分析了我市面临的新方位新形势新任务,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汕头重点工作,政治站位高、问题导向准、目标引领清、责任担当强,吹响了新时代推动特区再出发、再创汕头新辉煌的集结号和动员令,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会议强调,要把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一是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中央、省委、市委政令畅通;二是要按照省委全会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全会确定的总的思路、目标任务,直面问题不回避,敢于担责不推托,从制度机制上查找工作漏洞和薄弱环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细化工作举措,明确责任分工,以钉钉子精神做细做实做好各项工作;三是要结合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多形式大力宣传市委全会精神,将全会精神传达至全体干部职工。
会议要求,要统筹财力,精准施策,落实九项举措,将资金资源更好地配置到市委全会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中去。
一是推动建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要紧紧抓住引导和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在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上要靶向精准,增强财政有效供给,为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提供保障。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紧围绕“三去一降一补”,落实好降成本各项正税清费政策措施,力争完成为全市企业降成本120亿元的三年行动计划,激发企业发展活力。要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今后每年将投入至少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人才新政三十条”的实施,助力提升人才服务水平。要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将财政资金从原来主要直接支持企业微观主体,逐步转向支持服务经济发展的公共平台建设。
二是推动构建促进产业兴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整合政府资产资源,支持市属国企改革发展。认真核算清理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一步摸清“家底”,支持国有资产整合重组,充分发挥市属国企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要综合运用财税政策,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用。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组建用好粤科汕头创业投资基金等创投基金,引导资源向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领域倾斜;安排专项资金助力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要拓展投融资渠道,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创新融资担保体系,综合运用财政股权投资、信贷贴息、保险补助等手段,用好一系列惠企暖企护企扶持措施。
三是推动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和全面开放新格局。要综合运用好财税政策,加快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认真把中央、省、市外贸扶持政策落到实处,研究对外开放财税支持政策,支持我市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港的探索建设,推动与珠三角、港澳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文化等领域合作,打造全面开放新格局。要创新财政管理助力我市营商环境建设。以在全省率先实现财政直接支付、授权支付等业务全程电子化和在全省地级市率先启动市级政府采购计划备案电子化改革为契机,打造好“互联网+财政管理”新模式,抓好资金拨付、政府采购、投资评审、会计服务等重点环节的优化,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高效发挥,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四是推动建设高水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科教文卫中心。要加快实施中心城区快速路网建设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今年市级财政安排资金15亿元,推动潮汕环线高速公路、牛田洋快速通道等重点项目建设;接下来筹措8亿元保障海滨路提速改造工程、泰山路和黄河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的建设。要全力支持省实验室的筹建。加大财政配套投入,引进一流科研团队,把省实验室打造成为开放性的科技创新平台和科研开发平台。要推动我市打造粤东卫生教育文化新高地。持续保障好“创文巩卫”活动;加大教育保障投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改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确保各项医改的落实到位;提升人均公共财政文化支出水平,促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
五是推动区域更加协调发展和城市布局的优化提升。要积极稳妥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按照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落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推动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要深化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转变财政管理重心,精简财政资金和项目审批事项及程序和精简预算执行流程,充分发挥各地各部门推动改革发展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科学安排对区县的转移支付。调整完善市区(县)财政管理体制,发挥市级对区县转移支付资金引导作用,促进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
六是推动实施以城市化为目标的乡村振兴战略。要全域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加速推进省定贫困村的创建工作,加快省级财政奖补资金的支出进度;对我市未被纳入省奖补范围的348个村居,市财政筹措资金约17亿元,按每个行政村平均500万元的标准进行奖补,推动农村面貌的改变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要支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加大财政支持“三农”力度;进一步创新财政和金融协同支农机制,发挥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作用。推动农业生产不断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七是推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最重大的责任,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把省、市十件民生实事资金管好用足,重点支持扫黑除恶与公共安全体系建设、解决公共交通发展瓶颈、推动“厕所革命”、落实底线民生保障等市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保障好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还要加大基层组织经费保障力度,夯实基层治理基础,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形成。
八是推动打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要支持打好练江整治翻身仗。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今年投入不少于20亿元”的要求,多渠道筹资,加大财政资金的统筹力度,着手整合市级环保、水务、住建、城管等专项资金,研究利用好债券资金,统筹用于练江流域综合整治工作;研究进一步用好“以奖代补”方式,提高奖补标准,鼓励污水处理设施、水利工程项目快建、多建、早日投入使用。同时,大力推广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加快推进汕头市潮南区陈店、陇田、司马浦污水处理厂二期厂网一体建设工程PPP项目、汕头市潮阳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升级改造及二期建设PPP项目等环保类PPP项目纳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尽快开工建设、发挥效用。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加强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监控,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将举债规模控制在上级下达的限额范围内,安排用好本年度债券资金。要支持打好脱贫攻坚战。将年度安排的扶贫资金用到实处,严格开展扶贫资金专项检查,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的拨付、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
九是紧盯财政收支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力支撑。要抓早抓紧做实组织收入工作。加强对财政收入的分析研判,密切跟进重点税源动态,提高收入均衡性;要进一步做实财政收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坚决防止和纠正乱收费、虚收空转行为,有效“挤压水分”,力争实现上半年时间和进度“双过半”目标,为确保完成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打下良好基础。要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工作。督促各区县、各部门高度重视预算执行工作,逐项排查支出进度慢的项目清单,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快支出进度。加强重点支出监控力度,提高八项支出增幅。同时,加强财政资金统筹,按要求做好财政资金的盘活工作,抓紧将已收回的财政存量资金形成实际支出,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
会议强调,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党建工作引领财政事业,始终保持财政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一是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自觉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抓机关党建工作落实责任清单,严格党内政治生活;要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牢记“五个必须”,坚决反对“七个有之”,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等流毒影响,加强党内监督,强化执纪问责,保持财政干部队伍的清正廉洁;要推进“两学一做”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二是持之以恒加强干部队伍和作风建设。要弘扬锐意进取的特区精神,主动担当,履职尽责,对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做到立说立行、抓紧快办,努力做到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要加强干部的培训和实践历练,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培养管财理财的行家里手,提升财政执行力;要进一步加强机关安全生产、防汛、环境整治、综治维稳、挂钩帮扶、保密、信访等各项工作,更好发挥财政部门作为一个重要职能部门的表率作用。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财政局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