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分享到:
关于防范不法贷款中介的风险提示
  • 2025-08-08 15:36
  • 来源:汕头市财政局
  • 发布机构:
  • 【字体:
  •   近年来,一些不法贷款中介机构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银行员工,或者打着“银行合作机构”的旗号,以“额度高、利率低、放款快、无抵押、无担保”等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通过其办理贷款业务,并从中抽取“服务费、咨询费、手续费、代理费、保证金”等各类高额中介费;有的甚至诱导借款人伪造虚假收入证明,虚构消费合同和银行流水等,这些活动隐藏着高额收费陷阱和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甚至触犯法律。在此,汕头市财政局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防范不法贷款中介,守护资金安全,保护自身权益。

      一、通过正规机构获取融资服务

      消费者如果有贷款需求,应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或地方金融组织等正规渠道进行咨询或者办理,切勿相信网上来路不明的贷款平台或自称是银行贷款中心、与某银行合作的工作人员的推介,确保资金交易的安全合法。向正规持牌经营的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办理贷款时,要注意了解贷款条件、综合息费成本、还款要求等重要信息,结合自身经济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当的信贷产品。同时,应了解投诉受理、纠纷调解等渠道,提升依法维权能力。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要珍惜个人征信,理性借贷,按时还款,坚决抵制“消除负债”“重组债务”“征信修复”等宣传的诱惑。

      二、拒绝参与不法贷款中介活动

      消费者要警惕虚假宣传,对自称银行贷款审核中心、合作中心等的陌生来电和短信保持警惕,对“低息”“快速放款”“免抵押”“内部渠道”“百分百过审”“优化征信”“债务减免”“代理维权”“代办贷款”等信息应加强甄别,及时通过银行网点、银行官方APP、官方客服等途径咨询核实,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三、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消费者在办理贷款业务时,应妥善保管好身份证件、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信息,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不轻易提供个人征信报告、身份证、银行卡等委托他人代为办理相关手续,避免个人信息泄露或被非法利用、买卖,造成财产损失,还可能因参与伪造证据、捏造事实、违背合同约定等,面临法律风险。

      目前,我市正开展打击整治不法贷款中介专项行动,广大消费者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警惕不法贷款中介诱导和贷款陷阱。一旦发现自己被骗,应保存好相关证据,及时向金融监管、市场监管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财政局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