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支持汕头保税区提出“互联网+新业态”新工作思路,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旅游商品采购等外贸新业态项目,汕头国检局上从局党组到各业务管理处室下至办事处都对保税区的发展高度重视,时刻关注保税区项目落地情况。刘中勇局长多次听取有关汇报,指示各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要从业务上指导、从措施上帮扶保税办;要求保税办要“早呼应、贴实际、多争取、勤沟通”尽快出台务实举措,支持保税区经济发展。国检保税办主动作为,正确认识检验检疫业务发展新形势,以服务保税区经济发展为己任,以广东局出台25条支持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工作措施为契机,以汕头局支持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十项举措为框架,明确工作目标,制订工作措施应对保税区外贸新业态项目落户:
1、动员办事处全员参与,夯实理论基础。把复制自贸区工作经验作为下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政策理论研究小组,办事处主任作为小组组长,亲抓政策理论的研究,推动有关创新措施的复制推广;下半年拟组织多场内部培训,就跨境电商、市场采购、保税物流、广东局汕头局出台工作措施等专题内容,指定专人授课,安排学习讨论,对相关政策进行详细解读,确保理解准确,落实到位。
2、高屋建瓴,完善制度。一方面,借鉴南沙局、东莞局等兄弟单位丰富工作经验,组织业务骨干对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保税物流等拟开展新业务进行研究,制订业务流程,契合地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需求。另一方面,对广东局支持广东自贸区发展的25项工作措施、汕头局支持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10项举措等文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逐条解读。对于可复制可推广的措施,认真消化吸收制度的内涵,抓住每项制度的关键突破点,细化落实,确保这些可复制推广经验的实施。
3、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对保税区项目落户经济发展情况及时研究跟进,以打造信息化、智能化的“智检口岸”,推进通关便利化改革为目标,在场地建设、设施配套、业务开展需求等方面提前谋划,加强与保税区管委的沟通联系,确保在各项目建设投入使用前及时将检验检疫有关需求告知相关部门,做到提前介入,提前准备。
4、服务新企业,契合地方经济发展。从服务支持新落户企业筹建入手,对准备从事从进口烟草废弃物提取香料及生物农药的汕头市岱德实业有限公司提供技术咨询,指导企业按规定办理各种注册备案工作;对拟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企业开展政策宣传,告知相关政策规定、监管区域的建设要求和工作流程。对已完成工商备案企业及时跟进,精细服务,积极推进项目整体进度,尽全力支持保税区经济发展。
5、强化“三互”合作,提升质量管理和执法监管水平。利用近期我局与汕头海关签署的《关于落实“三互”工作合作备忘录》为依托,加大与保税区海关的联系,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争取实现企业管理资信、进出口货物等申报信息、审单信息、查验放行信息的共享互换,努力实现关检双方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为全口径数据的管理铺平道路。
保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