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汕头国检局)为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充分发挥检验检疫职能作用和技术、信息优势,针对金融危机对汕头市外经贸企业所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原辅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攀升、国外技术壁垒高筑等不利因素影响,及时出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扶持企业发展的十条措施,进一步完善扶持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汕货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检企合力共渡难关。 一、树立服务大局意识,进一步完善检验检疫服务工作,在不断提高检验检疫服务汕头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有效性方面下功夫。 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总体要求和政策措施,统一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强化“地方发展我发展、地方繁荣我光荣”的思想理念。心系企业发展,情关企业困难,以各部门为单位,走访地方政府和企业,了解进出口企业的经营现状和实际困难,制定帮扶计划,及时解决企业疑难。开展的“服务企业百日行动”,征求进出口企业和地方政府对检验检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并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对有关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建设,提前介入,超前服务,建立“检企”联系制度,提供技术咨询、跟踪指导,实行简化口岸查验等便捷通关模式。对重点项目所需进口成套设备,实行“边检验、边安装”检验监管模式,不断提高检验检疫服务汕头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有效性。 二、特事特办,为汕头顺利推进“双转移”、在促进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方面下功夫。 按照“主动协调、提前介入、全程服务”的原则,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广东检验检疫局《关于贯彻广东省委省政府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决定的实施意见》,做好辖区产业转移和集聚升级的调查摸底工作。找准推进“双转移”工作切入点,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全力配合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支持汕头市产业升级和集聚发展,特事特办,为“双转移”出口企业提供点对点贴身跟踪服务,为汕头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三、协调一致,多措并举,在保出口增长促产业升级转型方面下功夫。 积极改进检验检疫监管方式,推行监督检验、型式试验、备案和登记注册、分类管理等检验监管方式,应用风险分析技术,在更多行业、更多企业推广分类管理。对企业、行业协会提出质量改进建议,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在优秀企业中积极推行出口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增强境外消费者和采购商对汕货的消费信心。加大汕头自有品牌出口的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名优出口产品争创世界名牌。进一步发挥获得出口免验称号的产品的示范作用,带动相关行业良性发展。支持和鼓励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名优出口产品申请地理标志保护,发挥“地理标志”在国际市场准入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大对中国—东盟等多个区域性优惠措施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优惠原产地证书的利用率。建立对出口重点产业整体质量状况分析评估、通报制度及出口商品后续质量跟踪调查及质量信息反馈处理机制,指导和帮助加工贸易企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加工业,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支持企业正视困难,调整思路,变挑战为机遇,按照国家产业政策,以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为前提,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延伸产业链,提升对汕头出口企业转型升级的整体服务水平。 四、不断深化出口工业品分类管理,在减轻企业负担方面下功夫。 继续深化出口工业品分类管理工作,争取将更多管理体系有效、市场诚信度高、质量稳定、附加值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列入一类企业管理。对来料加工、进料加工项下的进口原辅材料等低风险商品,逐步降低抽查检验比例。对诚实守信、管理水平高、产品质量稳定的一类企业实施诚信监管模式,按规定的最低比例抽检,做到随报随检,加快验放速度。 五、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在扶持汕头出口玩具、服装、食品、农产品等支柱产业壮大发展方面下功夫。 结合“服务企业百日行动”的工作要求,组成若干个工作组,由局领导带队深入各重点出口企业和困难企业,实施现场办公。各工作组以“危机服务”为工作重点,充分利用检验检疫技术、信息等职能资源优势,对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生产企业、中小型外贸生产企业以及玩具、服装、食品、农产品等受当前形势冲击影响较大的出口产品生产企业进行“危机服务”。一是帮助出口食品企业扩大合格原料来源。加强对原料种植、养殖基地的源头管理,保障原辅料能够持续安全供应食品农产品出口企业。二是加强风险分析和管理。对出口食品进行风险评估,拟定重点检测项目,减少检测环节。三是推进出口食品安全示范区建设。引导出口食品较集中地区建设示范区,提高源头监管有效性,从根本上解决源头化学品污染问题。四是用足用好有关国家减免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费用、简化检验检疫程序等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促进食品农产品出口。五是主动与地方畜牧兽医部门协调,共同做好动物疫情防疫工作,为企业提供注册登记便利,帮助企业寻找符合条件的养殖场,大力促进水产品出口。六是进一步落实《关于提高汕头出口玩具国际竞争力的合作备忘录》,围绕督促企业树立质量安全意识,推动地方政府加大对汕头玩具产业的规范管理力度,结合出口玩具合格评定试点工作,有力促进玩具企业的管理水平上新台阶。七是全面帮扶竹木草制品生产企业提升管理能力及对有害生物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能力。加大探索检验检疫与贴近服务并重的监管模式,大力推行分类管理,对风险不同的产品,根据企业的自控能力,采取不同的口岸查验比例。 六、完善协作机制,提高通关效率,在进一步优化汕头口岸通关环境方面下功夫。 按照提速、减负、增效、严密监管的要求推进大通关建设,完善与海关的协作机制,继续扎实推行检验检疫通关单与海关联网核查制度,提高通关效率。加大绿色通道制度实施力度,积极推荐和促批更多信用等级高、产品质量好的企业获得绿色通道资格。大力推进“直通放行”制度,积极受理符合条件企业的申请,全面提速通关;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检验检疫电子化通关服务。为更有效地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该局积极与汕头海关联系,争取尽快建立关检班子联席会议制度,分析形势,交流做法,共同帮扶企业应对危机。 七、积极推荐辖区优秀企业注册认证,在帮促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方面下功夫。 进一步发挥和地方政府的合作机制,开展企业安全卫生自控能力促进工作,使食品农产品源头控制逐渐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积极推动和指导企业开展ISO9000、ISO14000、HACCP、GAP以及绿色产品、有机产品、节能产品等认证,帮助更多企业获取出口注册登记(备案)资格和向国外申请卫生注册,扶持汕头市优势产业不断拓宽国际市场空间。 八、落实促进对台小额贸易、“小三通”、对台海上直航和“海西”的便捷检验检疫措施,在支持地方推动汕台经济合作方面下功夫。 主动发挥汕头对台区位优势,认真落实对台贸易检验检疫优惠政策,积极开展对台政策研究,落实促进汕头对台经贸发展的便利措施。一是提供热线咨询。开设咨询服务热线和咨询专窗,并向社会公布,及时解答有关台湾农产品等相关货物出入境的检验检疫问题;二是营造进口台湾水果的良好“通检”环境;三是推动对台小额贸易的发展。帮促潮阳海门、南澳对台小额贸易点按相关规定完善基础设施,并向上级提出合理建议,争取更多的对台贸易优惠政策,为我市对台小额贸易创造有利条件;四是方便台湾渔船自捕鱼输往汕头。采取优先办理报检手续、快速放行等8项优惠措施,加快台湾自捕水产品的通关速度。 九、大力加强检测实力建设,在为出口企业提供优质技术服务方面下功夫。 合理调配全局实验室检测资源和检测业务,以缩短检测周期,提高检测效率。整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国际标准和主要贸易国国家标准信息资源,免费为企业提供查询服务。完善WTO信息服务系统,免费向企业发送国外技术壁垒和相关预警等信息。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为企业提供免费检验检疫业务知识和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 十、整顿和规范进出口检验检疫秩序,在不断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方面下功夫。 加强进出口企业诚信管理,落实“红名单”企业的优惠措施,提高其知名度,严管“黑名单”企业。加大行政执法稽查力度,坚决查处存在侥幸心理、顶风作案违规出口货物的企业,增加违法企业的违法成本,营造公平市场环境,维护合法企业权益,扶持规范经营企业做大做强。坚持和改进政务公开,努力转变对外服务态度和工作作风,按照高质量服务、高要求管理、高效率运转的要求,严守服务承诺,为出口企业创造良好的检验检疫环境。坚持全局“二十四小时预约服务”、港口“5+2”工作制、机场旅检、车检场三班倒等制度,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优质服务,积极为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出口企业排忧解难。 二00九年一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