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头市医疗保障局 > 图片新闻
分享到:
【医保术语全解析,报销不再当小白】——门诊共济
  • 2025-05-15 09:27:27
  • 来源:本网
  • 发布机构:汕头市医疗保障局
  • 【字体:
  • 前言

    为了方便广大参保人更直观、易懂地了解医保政策,汕头市医保局制作了专题栏目《我想了解的医保专业术语》。


    医保术语全解析

    报销不再当小白


    第一期和大家讲解:

    “门诊共济”

     职工医保基金分两大块 

    一是

    统筹基金

    就是大池子

    二是

    个人账户

    图片

    门诊共济

    门诊共济改革是两个共济,

    一个大共济,一个小共济

    大共济就是建立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在全体参保人群范围内来实行共济保障;

    小共济就是家庭共济,针对个人账户。


    1.门诊大共济

      职工和居民参保人保费分别汇入职工和居民统筹基金池中,有门诊就医需求的参保人就可以使用医保基金报销,减轻个人门诊医疗费用负担。

      门诊共济改革调整了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划入结构,统筹基金池变大了,大家的门诊待遇标准相应提高了。一个直观的体现就是,我市职工参保人普通门诊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由原来240元/人提升到现在的1947元/人(享受退休待遇人员为2336元),居民医保参保由原来的180元/人提升到现在的505元/人,生病的参保人可得到的保障力度更大了。

      简单来说,大共济就好比一个公共“零食库”。

      幼儿园班级中,我们把各自带的零食(缴纳医保的费用)都放在一个公共的零食库。班级里谁有需要,都能从公共零食库里分到吃的。

    图片

    2.门诊小共济

      参加我市统账结合职工医保参保人,医保部门会为其建立一个医保个人账户,每月保费中的个人缴费部分划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以前仅限职工本人使用,现在已拓展到可以给近亲属使用。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简单来说,小共济就好比“小存钱罐”。

      以前,里面的钱只有自己生病时才能用,年轻人身体好,“小存钱罐”钱多但用不上、老年人常看门诊,没有“小存钱罐”或者里面钱不够,子女的钱罐不能帮补。

      现在,全家人的存钱罐打通了,你的"小存钱罐",可以帮父母、配偶以及子女支付相关费用啦。

    图片

      医保小贴士:

      个人账户可用于支付参保人本人及其近亲属以下费用:

      1. 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

      2. 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发生的个人负担费用;

      3. 家庭成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个人缴费;

      4. 参保人本人退休时未达到职工医保最低缴费年限的缴费费用;

      5. 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符合规定的中医“治未病”费用;

      6. 其他符合国家、省规定的费用。


      举个例子

      退休职工老张感冒发烧去社区医院看普通门诊,总医疗费用350元,其中合规医疗费用300元,结算时:

      1.门诊统筹基金按70%比例报销210元。(这一笔就是“大共济”)

      2.老张的个人账户余额用完了,他已经和儿子成功绑定了“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关系”,老张用儿子的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支付剩下的费用140元。(这一笔就是“小共济”)

      门诊共济改革通过统筹基金共济和个人账户家庭共济两种方式,前者提高了参保人的门诊费用保障水平,降低个人负担,后者促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医疗互助和资源共享。


    全家医保“绑”一起,

    小病门诊不再愁!

    怎样绑定?看这里

    “粤医保”又升级啦!个账家庭共济实现“电子签名”,超方便!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医疗保障局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