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对照《条例》不断完善相关规范,信访工作流程规范更为完善。
走进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信访接待大厅,迎面就是一幅信访流程导引图。从提出信访事项,到最终获得处理结果,信访人信访的每一步流程都很清晰。据介绍,陕西省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依据《条例》和相关规定,绘制了《受理办理法治化“流程图”》,规范使用38种不同情形的告知书。
据国家信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中央和国家机关中,有42家制定完善了依法依规处理信访事项“导引图”及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清单。
各地积极落实《条例》及相关法规,推动信访事项依法化解、实质化解。
“本村征地多征40余亩,未按照规定对我补偿到位。我要求补发征地补偿费!”浙江省嘉兴市某县村民朱某因不服信访事项的处置结果,向嘉兴市政府提出了复核申请。据了解,朱某曾多次反映该事项,但因问题发生在十几年前,且涉及多个部门,相互间转办协作和责任追究流程不够明确,影响了问题的及时查清和解决。
这次,复杂的问题有了法治化的解决路径。复核期间,嘉兴市有关部门先是依据《条例》和浙江省相关规定,组织调查组,赴涉事村对征地时情形进行核查,发现该村没有违规征地,但确实在青苗费发放问题上违反了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存在违规提取青苗费问题。
于是,嘉兴市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落实《条例》规定,同时依据浙江省相关细化规定,对涉事县发放工作提示单。
有了法治化的制度作保障,很快,涉事县对提取青苗费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切实保障了农户合法权益。
3年来,各地围绕预防、受理、办理、监督追责、维护秩序“五个法治化”,着力打通信访“路线图”。山东推出信访处理意见“双审双签”和答复预审、复查复核“三见面、四征求”等措施,推动信访办理有规可循;河北建立常态化省市联合督导机制,对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重点问题进行督查督办……
“信访事项的提出、办理、解决都有了明确、清晰的规程,信访部门得以更好引导人民群众通过理性合法途径表达利益诉求,矛盾纠纷也能更好化解在萌芽状态。”国家信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