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为老年人的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提供保障,除了让“老年漂”群体放心就医外,异地就医结算也为异地养老群体带来直接便利。例如在京津冀地区,随着三地近年来养老协同深入,相关产业布局扎实推进,异地养老更加便捷。据介绍,河北省保定、承德、张家口、廊坊4个市14个县(市、区)环绕北京,空气质量和自然环境优越,北京市民在这些县区养老居住需求日益增多,相应异地就医需求也不断增长。
为此,河北省医保局主动靠前服务,本着“应开尽开”的原则,2023年2月28日全部开通了14个环京县(区)392家符合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
在打通异地养老“堵点”方面,京津冀三地努力优化异地就医结算服务。为进一步方便京津冀三地群众看病就医,2023年2月10日,河北省实现到京津异地住院视同备案,河北省参保群众到北京、天津就医无需备案即可住院就医并直接结算。2023年4月1日,北京、天津参保人员到河北省异地住院就医也实现视同备案。至此,京津冀区域内所有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三地互认,真正实现京津冀异地住院就医“无异地”。
对于河北省取消参保人员到京津跨省异地就医备案手续,有在天津养老的河北籍老人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放在过去,如果异地就医不备案,医疗费用就不能报销,异地养老很不方便,现在终于不用再担心。”
据河北省医保局介绍,自2023年2月10日以来,河北省到京津就医达到900余万人次,同比增加286.17%,减少患者垫付资金近120亿元。自2023年4月1日以来,京津两地来河北省就医达到312万人次,同比增加287.57%。京津冀异地就医医保直接结算视同备案,极大地方便了三地参保群众异地看病就医,进一步增强了三地参保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实际上,京冀地区关于医保直接结算的合作早已开启,2017年1月5日,京冀两地在燕郊签署医保直接结算服务协议,同时在燕达医院首次开通异地就医结算系统,标志着京冀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正式破冰。
北京退休职工姜忠涛是京冀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破冰的见证者,在2017年1月5日当天,姜忠涛在廊坊三河市燕郊镇的河北燕达医院,直接刷社保卡挂号就诊,成为享受京冀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首位北京患者。从那之后的7年多时间里,他一直享受着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带来的便利。
“当年,我从中建二局退休,从北京搬到燕郊居住。我患有糖尿病,需要定时到医院做检查、拿药。但是京冀医保不衔接,在燕郊看病要先回北京办理医保异地安置手续,垫付所有治疗费用,再拿票据回北京报销,特别麻烦。”姜忠涛回忆道。
“京冀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破冰,解决了过去居住在燕郊的北京参保人守着大医院却依旧看病难问题,让京冀医疗协作迈出一大步。”河北燕达医院医保科办公室主任吝卫敏表示,近40万名在燕郊居住的北京参保人员,到河北燕达医院看病都可以直接刷卡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