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考察湖州市安吉县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
近年来,广东财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坚持把生态环保投入放在重要位置优先保障,久久为功,统筹安排超300亿元支持实施了一批重大生态工程项目。
省财政将支持重点流域综合整治作为财政支出重点,支持实施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统筹治理,并积极创新财政政策模式,引入省属企业参与练江流域综合整治,2018年以来,省财政累计落实超160亿元,支持练江流域、练江枫江二期整治、小东江流域整治及三江连通工程实施,通过“大兵团作战”模式,省、市和省属企业形成合力,推进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补齐流域整治基础设施短板,稳步推动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目前,练江已经实现了从普遍黑臭到国考断面消除劣V类、再提升至IV类的重大转折变化,入选省“十大美丽河湖”,2023年汕头市也以突出的治水成效,被国务院通报表彰为环境治理工程项目推进快,重点区域大气、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地方。

省财政着力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其中包括
推动韶关市广东粤北南岭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梅州市广东南岭山区韩江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
每年安排1亿元,3年共计安排3亿元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碧道建设成效明显的县(市、区)进行奖补;
连续三年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省十件民生实事,并将其列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总体部署。

2021-2022年累计落实资金超过20亿元,有力保障农村生活污水工作顺利推进,2023年,省财政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省级驻镇帮镇扶村资金按照不少于20%的比例统筹支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预计落实相关财政资金20亿元,为提升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供坚实保障;2020-2023年省财政统筹安排海洋保护修复资金32.7亿元支持沿海地市实施了一批蓝色海岸带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引领海洋生态稳中趋好,红树林、滨海湿地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不断提升,海岸带生态安全屏障得到进一步巩固;支持全省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导,2020-2023年统筹安排56.67亿元支持全省造林绿化工作,夯实造林绿化基础。
目前我省国土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森林覆盖率达53.03%,森林面积达1.43亿亩,美丽广东的绿色底图基本绘就,绿色发展的主基调更加稳固。
来源:广东省财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