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3天
五一假期就要开启啦
想想就很激动有木有
不过,春光虽好
对于准备出行的市民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提醒各位注意以下两方面
↓↓↓
疾病预防不放松
关注国内疫情、流行性疾病
出行须做好防护
五一假期临近,人员流动性、聚集性将明显增加,全国境内多省本土疫情仍在持续,广东省发生外省输入及关联疫情风险极高。因此在五一假期期间,广大市民仍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科学安排出行计划。对此,广东疾控有以下三点建议:
1、有选择出行
截至4月27日12时,广东省域内中高风险地区清零,所有地市全部“摘星”,但外省疫情态势依然严峻,建议非必要不离粤,尽量避免到发生本土疫情的省份旅行。如果必须前往,务必提前了解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科学出行,做好个人防护。
长按识别葵花码查询各地最新防疫政策
2、有计划出行
前往景区景点前,建议先通过网上预约,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防控要求,避开高峰期前往,避免扎堆。出行前,备足出行期间所需的口罩、纸巾等用品,还可以适当备一些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在没有洗手设备时可以用于清洁双手。
3、健康文明出行
· 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过程中要注意手卫生、全程佩戴口罩;
· 注意咳嗽礼仪,不扎堆,尽量保持一米社交距离;
· 尽量使用线上支付;
· 配合各公共场所的测温、扫描场所码、健康码查验等防疫措施;
· 在景区景点不要随地吐痰、扔垃圾,使用过的口罩要绑好或用垃圾袋装好扔进垃圾桶;
· 聚餐建议使用公勺公筷,减少交叉感染;
· 如果出现发热、干咳等不适症状,要尽快就医。
五一出行,建议做好
流感、登革热和食源性疾病的
预防措施
1、流感
五月份流感仍活跃在较高水平,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气温仍然偏低,市民出行要注意预防流感。流感的预防措施跟新冠肺炎是一样的,最重要还是做好勤洗手、戴口罩、一米线、勤通风的“防疫四件套”,可以有效预防流感。
2、登革热
目前南方省份气温持续升高,雨水增多,适合蚊媒孳生。市民出行要注意做好防蚊措施,包括:
· 穿浅色长袖衣长裤,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 外出携带蚊虫驱避剂,在外露的皮肤和衣服上适当喷涂;
· 选择住宿地时要选择环境良好、有空调的旅馆、酒店。
3、食源性疾病
外出就餐要选择正规的、卫生环境良好的餐馆就餐,食物要煮熟煮透方可食用,使用公勺公筷,减少交叉污染。另外,不要采食野菜、野蘑菇,不要吃河鲀,不喝生水。
返程后按照疫情防控指引
做好健康管理
1、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外出归来后,应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的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时,尽快到医疗机构就诊排查。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出来前,不乘坐公共汽车和地铁,“两点一线”上下班,减少人员聚集。
2、密切留意疫情走势
返回后若您发现近14天到过中高风险地区以及有本土疫情报告的城市、与阳性人员同乘交通工具或活动轨迹有交集,请主动向社区报备,并配合做好疫情防控措施。
3、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倡导所有跨省出行人员返粤后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接种新冠疫苗是防控新冠肺炎
最经济、最有效、最安全的方式
请大家在积极接种新冠疫苗的同时
也发动身边的老年人朋友接种
旅行安全记心中
广东正值极端天气高发期
出行要有安全防范意识
广东正值汛期,强降雨、台风、强对流等极端天气频发,容易引发涉旅安全事故,旅游出行风险增大。
1、提早做好出行准备工作
要密切关注旅游目的地疫情、天气、交通等安全条件,加强风险评估,合理规划线路和出行时间,尽量选择非热门的旅游目的地,错峰出行。倡导以本地城市周边游、近郊游和省内游为主开展旅游活动,谨慎开展跨省长途旅行。
参加团队旅游时,要选择具有合法经营资质的旅行社,并签订正规的旅游合同,主动购买意外保险,切勿轻信街头、车站等派发的小广告,谨慎购买在线旅游产品,理性消费,以免掉入“不合理低价游”陷阱。
2、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进入旅游景区、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旅游住宿、购物等场所时,要自觉遵守森林防灭火、地质灾害预防、消防等安全管理规定,不在控烟区域吸烟。
自驾旅游时,要提前检查车辆安全状况,不带故障上路,遵守道路交通法规,不得超速、超员、疲劳驾驶、酒后驾驶。
团队旅游时,要乘坐具有运营资质的旅游包车,听从司机和导游的安全指引,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等违禁物品乘车,全程系好安全带。如遇突发情况时,要沉着冷静,积极采取自救和互救措施,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必要时报警求助。
3、谨慎参与高风险项目
要谨慎参与高空、高速、涉水、探险等高风险项目,拒绝参加无合法经营资质、存在安全隐患的高风险游乐项目。
参加高风险游乐项目时,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遵守操作规程。要严格遵守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发布的公告、禁令和安全提示,切勿进入未开发、未对社会公众开放的自然保护区、水库、峡谷、无人岛、海滩、网红景点等区域开展登山、游览、探险、戏水、露营等活动。敬畏自然,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4、倡导生态文明出游
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爱护生态环境,文明就餐;不聚集、不扎堆、不喧哗,尊重当地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生活习惯。如遇旅游服务质量纠纷,可拨打政府服务热线12345,依法理性维权。
假期不管是出游还是宅家
个人防护要做好
身体放假,健康不能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