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文物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文物局)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分享到:
450.2万!汕头大团圆
  • 2025-10-13 22:28
  • 来源:本网
  • 发布机构:
  • 【字体:
  •   根据大数据初步测算,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10月1-8日),全市接待游客450.2万人次,较2024年国庆假期7天增长17.18%;实现旅游收入28.7亿元,增长20.11%。

      当中秋月的明朗遇上国庆的红艳,汕头把山海的诗意、侨乡的温度,都揉进了团圆的底色。如果说团圆是什么颜色,那一定是这座山海之城特调的“金蓝红绿”,每一种颜色都藏着专属的浪漫。

      图片

      图片

      晨光初露时,汕头湾的“蓝”便最先苏醒。东海岸的骑行道上,游人迎着海风蹬车,蓝色的海浪一次次轻吻礁石,将细碎的阳光撒在肩头——这里不仅有自然之美,更有年轻业态的蓬勃生机,东海岸风筝时常在蓝天碧海间翱翔,与骑行的人群、嬉戏的孩童构成鲜活画面;南澳岛的环海公路旁,自驾的车辆沿着海岸线蜿蜒,车窗摇下,海风裹着海岛的清新,吹散了旅途的疲惫,偶尔还能瞥见沙滩上筹备音乐节的身影,青春的律动已在空气中悄然酝酿。

      图片

      图片

      午后的中海黄金海岸,更是把“蓝”的温柔酿得愈发醇厚——抬头是一望无际的湛蓝天空,低头是映着云影的碧蓝海面。沙滩上,孩童的嬉戏声随着海风飘远,与袅袅不绝的海浪声交织在一起,人类的活力与自然的静谧,在这一片澄澈的蓝里,达成了最动人的共鸣。

      图片

      图片

      图片

      而作为内海湾文旅名片的汕头轮渡,这个国庆更添了别样的蓝色浪漫——醒狮队登上轮渡甲板,伴着铿锵鼓点腾跃摆尾,红色狮身在蓝色海面的映衬下格外鲜活。游客凭栏而立,一边饱览“一湾两岸”的碧海晴光,看两岸楼宇与粼粼波光交映,一边沉浸式感受醒狮非遗的刚劲魅力,海风里都弥漫着假期的欢喜。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待到傍晚,妈屿岛的蓝又添了几分温柔——落日把海面染成从浅蓝到靛紫的渐变,渔民的归船拖着粼粼波光缓缓靠岸,岸边露营地的串灯渐次亮起。游人围坐在一起听浪、聊天、分享零食,直到星空爬上夜空,海面的微光与星光交织,“海在城中,城在海中”的惬意,成了假期最珍贵的注脚。

      

      图片

      

      图片

      

      

      

      图片

      汕头的烟火气,总绕不开一抹温暖的“金”,这烟火里更藏着让人好奇的潮汕生活方式之谜。清晨的老市区,油煎的鼠壳粿在平底锅上滋滋作响,外皮煎至金黄油亮,咬开是软糯的粿体裹着花生、芝麻与冬瓜的香甜内馅,再配一杯温热的功夫茶——让人不禁好奇,为何这杯金色的茶汤能成为生意洽谈的“桥梁”,在袅袅茶香中就能促成合作;正午的牛肉火锅店,明档前的师傅手起刀落,新鲜的牛肉丸下锅煮至浮起,裹着琥珀般的油光,咬开时鲜美的肉汁在口中迸发,引得游人连连称赞,而街头巷尾的猪脚饭,香气扑鼻却让人疑惑,为何吃得满足却不必担心发胖,这便是潮汕饮食的独特智慧。

      

      图片


      图片

      


      图片

      

      午后的镇邦美食街,金色更是成了主角:刚出炉的朥饼泛着金棕色的酥皮,内馅的冬瓜糖与肥肉丁透出蜜色光泽;现烤的蚝烙边缘煎得金黄焦脆,饱满的蚝肉裹着薯粉的香气,撒上鱼露和香菜……排队的游人总能闻香而来。

      

      图片

      

      

      

      

      图片

     

      待到夜幕降临,中秋的月光洒在骑楼街,暖黄色的灯光与金色月光交相辉映,游人捧着热乎的美食,或与家人围坐分享,或与友人闲聊赏月,烟火暖意与团圆氛围交织,径直送进了人心底。

      

      图片

      

      

      

      图片

      汕头的“红”,在双节里藏着家国与烟火的双重温柔,更承载着深耕的传统文化。中秋节作为潮汕最重要的节日,这里保存着满满的仪式感与“团圆”寓意,就连大湾区中秋晚会也选择在此举办,让汕头的中秋文化走向全国。

      图片

      图片

      老市区小公园的骑楼群间,红砖外墙旁挂着鲜艳的小国旗,与百年浮雕、拱形窗棂相映成趣,游人举着相机穿梭时,总忍不住把“中国红”和骑楼红同框;待暮色漫过檐角,挂着“中秋遇国庆”主题剪纸的红灯笼依次亮起,暖光透过镂空灯纸洒在青石板路,潮绣摊位前红底金线的凤凰纹样旁,多了绣着五角星的小挂饰。手工灯笼作坊里,游人跟着非遗匠人扎竹骨、糊灯纸,还会特意在花灯上贴一枚小红旗,指尖触到的不仅是纸的柔软,更是双节同庆的暖意。

      

      图片

     

      红火的合胜市集里,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红桃粿制作,用红色印模在粿皮上盖出吉祥纹样,游人围在旁侧,或拍照记录,或伸手轻触这抹热闹的“民俗红”,把汕头的文化温度记在心中。

      

      图片

     

      

      图片

     

      汕头国际会展中心的潮汕民俗文化博览会上,红色更是燃得热烈:英歌舞演员身着红靠、头插雉尾,红绸随着铿锵鼓点在手中翻飞,让人惊叹这一民俗为何能“跳遍全世界”,成为潮汕文化的闪亮名片;红头船模型的红帆高高扬起,红底烫金的潮汕剪纸“福”“喜”字挂满展架……汕头“红”成了最鲜活的文化底色。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汕头的“绿”,是山海馈赠的生机与活力,更透着这座城市淳厚的温情陪伴。南澳岛青澳湾旁,成片的榕树撑开浓密的绿荫,阳光透过叶片的缝隙洒下碎金,游人躺在树下的吊床上,听海浪声与鸟鸣交织,耳旁常伴有热情分享的海岛故事,这份不刻意的亲切让人倍感温暖;黄花山国家森林公园里,绿色的步道蜿蜒向山林深处,呼吸着满是负氧离子的新鲜空气。

      

      图片

      

      

      图片

      市区的中山公园更是一片绿色的乐园,百年古榕的根系盘根错节,湖边的柳树垂下绿丝绦,家长带着孩子在草坪上放风筝,老人坐在石凳上听潮剧、聊家常,若是游人好奇询问潮剧剧情,老人会耐心讲解,眉眼间满是善意;就连街边骑楼的间隙,也种着三角梅,绿色的枝叶间缀着粉色的花,让这座城市的生机与淳厚温情,从远方的山海一直蔓延到街头巷尾的烟火里。

      图片

      汕头的暖,等你来续

      海风会继续吹,骑楼的灯笼会长亮,牛肉火锅的香气也不会散,汕头的文化根脉、生活之谜、青春活力与淳厚温情,更会一直延续。

      汕头的暖,从来不止在假期,更在每一个寻常的日子里。市区的市集、商圈热闹非凡,偶尔还能看到激烈的篮球赛,年轻活力与淳厚温情在此交融,让每一位游人都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图片

      图片

      下一次,不妨再赴汕头之约,去蓝海听浪、去骑楼寻古、去山林吸氧,去探寻生活之谜、感受文化魅力,把未说完的浪漫,续写成新的故事。

      

      图片

      

      图片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文物局)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