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头市统计局 > 统计资料 > 统计公报
分享到:
汕头市统计局关于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 2006-05-28 00:00
  • 来源:汕头市统计局
  • 发布机构:
  • 【字体:
  • 2005 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战略思想,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国民经济呈现持续健康发展态势,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继续提高,出现了稳定发展的新局面。

    一、综  合

      经济实现较快恢复性增长。初步核算,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650.83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15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334.90亿元,增长14.3%;第三产业增加值271.78亿元,增长9.2%。经济结构得到优化,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7.2:50.1:42.7发展为6.8:51.5:41.7,第一、三产业比重略有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上升,工业拉动效应进一步显现。全市人均GDP13298元,增长10.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44亿元,增长19.4%。

      市场价格上涨。居住、食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讯类等价格持续上涨,烟酒及用品、衣着、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等价格有不同程度下跌。

      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年末全市从业人员218.64万人,比上年增加4.29万人,增长2.0%。其中,城镇在岗职工29.40万人,增长0.5%;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25.45万人,增长3.3%。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53万人,实现再就业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1.18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77万人,登记失业率为3.1%。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第三产业发展偏缓,固定资产投资率偏低,利用外资不足,资金、土地、电力供需矛盾突出,能源、原材料持续上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长不快,经济社会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农  业

      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不断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全年农业增加值44.15亿元,增长2.6%;农业总产值84.39亿元,增长3.7%。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4.44万千瓦,平均每公顷耕地占有农业机械动力10.19千瓦;化肥施用量(实物量)14.99万吨;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8.8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4.76%,农村用电量14.19亿千瓦时。

      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879.97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工业产值775.36亿元,增长14.9%;乡镇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04.72亿元,增长11.0%;实现营业收入847.17亿元,利润总额29.26亿元,分别增长16.3%和19.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步入较快增长轨道。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名牌战略带动初见成效,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技术改造项目投入增加,一批工业项目已经或将陆续投产发挥效益,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97.21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占全市GDP的比重由上年的44.3%上升为45.7%;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7%。完成工业总产值1289.42亿元,增长14.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58.57亿元,增长15.0%。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1.2%、集体企业增长11.2%、股份制企业增长17.5%、“三资”企业增长10.2%,大中型企业增长11.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735.28亿元,产品销售收入739.14亿元,分别增长14.9%和13.4%;出口交货值212.23亿元,增长11.2%;工业产品销售率96.9%,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工业企业进一步发展,全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93亿元;新产品产值11.87亿元,增长24.7%。全市工业用电量54.40亿千瓦时,增长12.8%。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据全市133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42.34%,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盈利企业盈利额31.47亿元,增长7.9%;亏损企业亏损额4.04亿元,下降28.9%;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7.43亿元,增长11.1%;利税总额51.33亿元,增长11.4%。总资产贡献率提高0.4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提高4.2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下降2.1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加快0.2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下降0.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7.8%。

      建筑业发展加快。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4.04亿元,比上年增长6.7%。施工单位工程个数2536个,增长8.8%。其中,投标承包工程1051个,增长0.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97万平方米,增长20.4%;房屋竣工面积643万平方米,下降0.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55.76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城镇单位投资额中,基本建设投资43.18亿元,增长39.8%;更新改造投资14.78亿元,增长9.1%;房地产开发投资22.07亿元,增长28.2%;其他投资32.67亿元,增长4.1%。投资主体中的国有经济投资29.43亿元,下降18.7%;民营经济投资77.26亿元,增长15.3%。投资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第一产业投资额0.47亿元,增长224.4%;第二产业投资额59.08亿元,增长25.5%,其中制造业投资36.59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投资额53.15亿元,增长16.0%。在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项目中,全年施工项目245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48个。新增固定资产130.98亿元,增长30.3%。

      一批能源交通市政设施建设项目顺利推进。500千伏汕头变电站1号主变扩建工程和华能电厂二期工程竣工投产,金鸿公路、深汕高速公路大修一期工程、汕头港航道整治二期工程等项目基本完成。广澳港区一期工程、金凤路桥、国道324线澄海3座大桥改造等项目继续推进,揭海公路、省道237线谷饶-贵屿路段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雷打石生活垃圾处理场二期工程应急填埋片区竣工投入使用,第二过海水管续建稳步推进。韩江路“断头路”得到解决,杏花街“水浸街”改造、蓝水星主题公园周边道路建设、龙湖沟整治等项目进展顺利。各区县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或效益有:火力发电机组容量60万千瓦,输电线路长度(11万伏及以上)4.05公里,变电设备能力(11万伏及以上)132.15万千伏安;化学原料药1287吨/年;内燃机2000台/年,啤酒20万吨/年,影碟机250万台/年;新建公路12公里,改建公路104.96公里,新建客运站1个;中等学校和小学学校席位38070个,医院病床500张,宾馆客房428间;城市自来水管道长度10.43公里,购置城市公共交通车辆19辆,城市道路扩建长度9.13公里,城市排水管道铺设长度6.5公里,城市防洪堤长度9.54公里;长途电缆线路长度27公里,移动通信基站设备(指安装能力)519个/年,程控交换机(指安装能力)11.48万线/年。

    五、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取得新成绩。城市发展概念性规划综合成果编制完成,城市与产业发展战略定位研究取得初步成果。三条经济带规划有力推进。城市绿地系统总体规划、城市照明规划、中心城区户外广告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大,重点公共场所管理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市市政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8亿元,市区建成区面积163.05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主干道路的配套改造建设步伐加快,新扩建道路面积25.4万平方米,年末实有道路长度1237公里;下水道排水管长度1583公里,排水能力进一步提高,“水浸街”现象得到初步缓解;城市运行的整体功能与综合素质继续提升,中心城区日供水能力92万吨,年供水总量17519万吨;居民家庭用气普及率92.97%。全市电网发购电量87.26亿千瓦时,增长12.2%。市区公交运输事业继续得到加强与发展,年末出租汽车2068辆,公交交通线路43条,客运量7698万人次;运营船只6艘,轮渡客运量508万人次。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至年底,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37个,总投资1797.6万元。关停并转迁污染企业71个。中心城区已建成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环境噪声自动监测显示装置3个,烟尘控制区9个;改造和完善生活垃圾填埋场及污水处理站,日处理污水能力14万吨;中心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5886公顷,绿化覆盖率36.1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81.40%。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运输稳步增长。港口运输增势良好,客货运输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运输邮电业增加值65.43亿元,比上年增长6.2%。

      邮电通信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38.07亿元,增长6.2%。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76亿元,增长8.6%;电信业务收入36.31亿元,增长6.1%。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51.83万门,接入网设备容量138.27万门,全市城乡固定电话用户168.37万户(包括大、小灵通),移动电话(不含储值卡)233.66万户。电话普及率进一步提高,每百人拥有电话(含固定、移动电话)81.83部。新兴电信业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不含非注册用户)19.36万户,增长27.0%。

    七、国内贸易

      城乡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消费结构升级趋势进一步显现,发展性和享受型消费比重增加,中高档消费品成为人们消费热点。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4.80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35.45亿元,增长17.5%;县以下零售额105.42亿元,增长15.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11.26亿元,增长16.7%;餐饮业零售额33.54亿元,增长19.2%。商品流通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市商品销售总额554.15亿元,增长8.8%。其中批发额242.89亿元,增长0.1%;零售额311.26亿元,增长16.8%。在限额以上贸易企业的商品销售总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销售额36.00亿元,增长12.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9.28亿元,增长38.7%;书报杂志类1.52亿元,增长26.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1.55亿元,增长30.7%;化工材料及制品类8.11亿元,增长17.1%;汽车类9.18亿元,增长26.0%。商品市场发展迅速,年末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74个,其中专业市场42个,批发市场35个。商品连锁经营企业增多,发展态势良好。大型商贸活动继续活跃,相继举办了第三届汕头国际塑料、印刷、包装博览会和第七届汕头(国际)食品博览会等主要展会。

    八、对外贸易和旅游

      外贸出口大幅增长。据海关统计,2005年全市进出口总额49.60亿美元,增长18.7%。其中,进口总额17.78亿美元,增长8.8%;出口总额31.82亿美元,增长25.0%。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21.01亿美元,增长27.1%;加工贸易出口10.57亿美元,增长19.5%。国有企业出口3.73亿美元,增长9.1%;集体企业出口1.01亿美元,增长12.1%;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5.34亿美元,增长19.7%;私营企业出口11.74亿美元,增长41.1%。主要大宗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9.14亿美元,增长24.8%;服装出口6.35亿美元,增长42.4%;玩具2.68亿美元,增长31.9%;塑料制品出口1.53亿美元,增长15.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06亿美元,增长11.7%。对香港、日本、美国和欧盟的出口额达19.99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2.8%。新兴国际市场的出口前景看好,出口增势强劲。

      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86个,增长10.3%;合同外资金额2.22亿美元,增长26.9%;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06亿美元,增长35.7%。新签外商直接投资500万美元以上项目13个。截至年底,登记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1353家。

      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2005年,全市接待过夜游客444.09万人次,增长14.0%。其中国际游客20.19万人次,国内游客423.90万人次,分别增长4.9%和14.7%。组织出境游3.60万人次;国内游47.02万人次,增长18.6%。实现旅游总收入49.26亿元,增长14.1%。全市拥有旅行社54家;星级宾馆(酒店)48家,其中三星级以上30家。

    九、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业平稳运行。全市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955.34亿元,比年初增长12.5%。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34.12亿元,下降3.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33.50亿元,增长14.3%。各项贷款余额391.08亿元,比年初增长6.0%。其中短期贷款243.49亿元,下降0.4%;中长期贷款139.83亿元,增长22.0%。中长期贷款中的个人消费贷款36.92亿元,下降0.2%。全年货币净投放79.94亿元,比上年多投放50.75亿元。银行结汇收入29.22亿美元,增长23.6%。

      保险业不断发展。全市保险公司13家,全年保费收入14.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34亿元,增长11.4%;人寿险保费收入10.68亿元,增长13.2%。各类保险赔款、给付支出2.02亿元,增长26.2%。其中财产险给付赔偿金额1.61亿元,增长20.0%;人身险给付赔偿金额0.41亿元,增长57.0%。

    十、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或超过国内先进水平73项,获省科技进步奖11项。获国家专利授权2277项,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28项,技术交易额0.53亿元。获省级以上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50家,其中国家级增至20家。现有高新技术产品近350项。全年推广转化科技成果112项,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全市有县及县以上国有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科研情报和文献机构共110个。拥有民营科技企业544家。新增国家和省级科技特色产业基地2个,省技术创新试点专业镇6个。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普九”成果得到巩固提高,高中办学规模扩大,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民办教育稳步发展。2005年,汕头大学招生2259人,增长1.8%;在校学生8273人,增长0.2%。各类中等学校在校学生39.43万人,增长6.9%。其中,高中在校学生11.15万人,增长11.5%(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2.76万人,增长5.4%;普通高中在校学生8.39万人,增长13.6%);初中在校学生28.28万人,增长5.2%;小学在校学生75.67万人,增长2.1%。初、高中升学率分别为63.39%和85.72%。继续教育得到巩固发展,全市成人高等教育院校7所,在校学生1.10万人,下降22.5%;参加高等、中专自学考试1.92万人次。民办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环境逐步改善。全市有各类民办学校46所,比上年增加4所。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至2005年底,全市有文化事业机构42个,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9个,艺术表演场所6个,县级以上群艺馆、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8个,博物馆5个。电视台4座、电台4座,自办电视节目6套,电视人口覆盖率提高。全市出版地方报纸5517万份,邮局杂志期发数25.42万份。档案馆10座,已开放各类档案14481卷(件)。音像、印刷、文具等优势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步伐。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完善。2005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705个,病床位8102张。其中医院34个、卫生院42个,病床位7597张;卫生技术人员1289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055人,注册护士3817人;患者治愈出院19.7万人次,病床使用率65.5%,病床周转次数达25.4次。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在巩固基础上有新的进展。农村镇共有卫生院34个,病床位1194张,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26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01.9万人,覆盖率32%。

      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2005年,在国内外各项重大比赛中,汕头体育健儿共获得奖牌106枚,其中金牌19枚,银牌18枚。群众性体育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制订《汕头市建设体育强市实施意见》,相继举行各类参与性强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被授予“全国游泳之乡”光荣称号。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2005年末,全市总人口491.29万人,其中汕头市区人口484.05万人;当年全市出生人口5.07万人,出生率10.35‰,人口自然增长率5.49‰。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和质量有新提高。2005年,中心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的收入水平,达10630元,比上年增长7.0%;人均消费性支出8810元,增长5.0%;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重为45.8%,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321元,增长5.7%。全市在岗职工工资总额50.43亿元,增长9.7%。城乡部分较低收入家庭的生活仍然比较困难。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不断完善。在加快中心城区旧城改造工程的同时,继续兴建廉租公房解决特困户和重点困难户的居住问题。积极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进一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124.41万平方米,农村竣工住宅面积147.30万平方米。

      社会保险制度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加大对社保基金征缴和监督力度,企业养老统筹基金十年来首次实现收支平衡。社会各项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2005年,全市企业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为31.61万人、32.89万人、30.21万人与30.05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不断加强,确保城乡贫困户维持日常基本生活需求。2005年,全市用于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3632万元,比上年增长17.2%;获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5.96万人,增长16.6%;救助站救助人数1675人。至年末,全市有社会福利院9处,收寄养469人;城镇村办敬老院42个,收寄养1031人。

    注:1.本公报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本地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乡镇企业总产值均按现行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本地生产总值即GDP,过去称国内生产总值;

    3.规模以上工业包括全部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其他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

    4.总人口数据按市公安局统计年报常住人数,出生人口、出生率及自然增长率取自人口与计划生育局统计年报。

    相关附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统计局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