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头市统计局 > 统计资料 > 统计分析
分享到:
2017年上半年汕头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分析
  • 2017-08-03 00:00
  • 来源:汕头市统计局
  • 发布机构:
  • 【字体:
  •   一年多来,汕头掀起了力度空前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强化城市管理行动,城市文明氛围日益浓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形象不断提升,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大大地提振了投资者信心。众多企业看好汕头未来发展前景,抢占先机,扩大投资,在汕头布局重大项目、优质资源、高端产业,全力助推汕头加快振兴发展。近期,比亚迪云轨、中海信创新产业城、苏埃通道、宝能、明园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纷纷登陆汕头,将在未来对汕头交通、民生、产业等各个领域产生影响。

      一、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基本情况

      2017年上半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延续去年发展态势,保持高位运行,全市共完成投资898.62亿元,同比增长28.2%,其中:项目投资完成743.47亿元,同比增长29.4%;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55.15亿元,同比增长22.6%

      20162017年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

      ()国有经济投资有所加快

      上半年,全市内源性经济投资886.68亿元,同比增长29.9%,增幅比一季度上升2个百分点,其中:国有经济投资851.78亿元,同比增长42.4%,是近两年来的最快增速,充分发挥其在全社会中的示范带动效应;民间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比重不断提高,完成投资773.46亿元,同比增长26.1%,占全部投资额的比重较一季度的83.6%提高至86.1%外源性经济投资11.94亿元,同比下降35.2%,其中:港澳台商投资7.20亿元,同比下降49.7%;外商投资4.74亿元,同比增长15.8%

      (二)三次产业结构有所优化

      上半年,全市第一产业投资6.84亿元,同比增长37.3%;第二产业投资503.68亿元,同比增长23.4%;第三产业投资388.10亿元,同比增长34.8%,增幅比一季度大幅提高13.8个百分点,占整体投资的比重为43.2%,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同比增长133.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同比增长58.3%,卫生和社会工作同比增长32.8%,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同比增长33.5%

      (三)工业投资增速回落

      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完成502.11亿元,同比增长23.3%,增幅有所回落。分行业看,采矿业投资0.24亿元,同比下降55.1%;制造业投资488.28亿元,增长23.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3.59亿元,增长19.3%。从制造业分类来看,增幅回落的主要原因是投资量最大的两个行业,纺织业和纺织服装业同比增长仅0.3%7.9%

      ()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创新高

      上半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140.46亿元,同比增长71.3%,增幅比一季度大幅提高69个百分点,创2013年以来的最高增速,其中:城市建设投资88.48亿元,同比增长71.6%

      ()亿元项目对投资增长贡献增强

      上半年,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9个,比一季度增加15个,同比增加7个,完成投资109.85亿元,增长71.3%。其中:潮汕环线、比亚迪跨座式单轨产业项目、小公园开埠区改造工程等项目上半年投资额都超亿元。

      二、固定资产投资亮点纷呈

      (一)“三大平台”驱动振兴发展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起点、高效能建设华侨试验区、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临港经济区等“三大平台”,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加快汕头振兴发展。一是华侨试验区成为投资热土,上半年完成投资194.63亿元,同比增长26.5%。值得关注的是,范围内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其中:今年新开工项目投资规模同比增长114.6%,在建项目的平均规模也有较大的提升,从去年的0.90亿元提升至1.38亿元,同比增长54.1%。二是临港经济区启动总体规划编制,比亚迪跨座式单轨产业项目、汕头保税物流中心启动建设,中海信(汕头)创新产业城作为汕头首个工业地产正加快建设,孵化楼和规划馆主体工程已封顶。临港经济区规划范围内上半年共完成投资52.94亿元,同比增长44.2%三是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目前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上,学林路等市政道路开工建设,金凤西路二期路段、金凤西路大港河桥启动前期建设。而金润信息技术孵化创新园的开工建设,标志着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填补了汕头市现代化信息技术孵化综合园区的空白,将成为粤东地区标志性的信息技术和软件研发高新科技园区。

      (二)“三大领域”投资较快增长

      今年以来,我市基础设施、制造业、房地产开发三大领域投资均呈快速发展态势。基础设施投资方面,重点构筑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全面推进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着力补齐短板,交通、环保、公共设施等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环境得到改善,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在潮汕环线等项目的带动下,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40.46亿元,同比增71.3%,其中:交通运输业投资同比增长166.2%公共设施业同比增长82.9%,环保业高速增长797.1%。制造业投资方面,新一轮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工业转型升级攻坚行动计划等政策措施刺激下,众多制造业企业通过更新核心设备,技术更新改造,投入新兴技术,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投产一批生态绿色低碳产业。今年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完成488.09亿元,同比增长23.4%,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完成223.14亿元,同比增长18.3%,工业技改投资额在全省21个地级市中排第二位,仅次于佛山。房地产开发投资方面,房地产开发投资稳步增长,共完成155.15亿元,同比增长22.6%,房屋新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大幅提升,商品房销售持续走高,上半年共销售264.8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6.4%,开发企业资金到位良好。

      (三)“三大潜力”支撑投资高位运行

      上半年,我市新开工项目、项目资金供应、项目储备“三大潜力”支撑全市投资保持高位运行。一是新开工项目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新开工项目数量和总投资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新开工3053个项目,较去年同期增加1008个,总投资规模1725.23亿元,同比增长39.7%,二是建设项目投资资金供应较顺畅。上半年份,投资到位资金增长18.9%。按资金渠道分,国家预算资金同比增长147.7%,国内贷款同比增长106.2%,自筹资金同比增长11.8%。三是项目储备工作有成效,确保新开工项目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今年以来,比亚迪、中海信创新产业城、苏埃隧道、潮汕环线等一批重大投资项目入库列统,提升了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含金量”。近来,我市打响重点项目“六月攻坚”战役,对列入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开展集中攻坚,接下来将会有一批新的重大项目开工列统。

      三、几点建议

      (一)继续优化投资环境。投资环境是经济加快发展的“生命线”,优化环境已经成为吸引人才、资本、增强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一是营造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行政环境,将服务视为行政管理的本质,加快行政职能的转变,促进行政工作人员改善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和办事水平,全方位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二是营造规范严明的法制环境,通过立法、执法、守法的系列制度创新,营造出利于推动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三是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积极建立有利于商品、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顺畅流动的市场环境;四是营造优惠适用的政策环境 要通过制度创新,规范政策的制定程序、强化政策的实施程序、监督政策的落实程序;五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魄,吸引更多的经营者投资创业

      (二)加大项目储备,调节投资节奏。为了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的连续性,一方面,必须从项目源头上把好关。各相关部门要坚持超前运作,筛选储备一批符合产业政策、有利于结构调整的好项目、大项目,积极开展项目谋划、论证、申报等工作,严把新开工项目质量关,加大技术性投资和创意性投资,扩大有效投资,积极搞好项目储备,确保投资增长后劲。另一方面,要调节好投资节奏,保证“项目链”不断节。要合理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适当提高一产投资在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重,改善二产投资的内部结构,适当加大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投资力度,确保三次产业协调稳步发展。同时,重点项目的带动、支撑、示范作用不容忽视,全力推进“12.28”项目和市重点项目的前期相关工作,全面推动潮汕环线、东海岸新城、苏埃隧道、珠港新城市政基础设施等在建项目建设进度,抓好重点项目的落地开工和投资进度,千方百计做通重点项目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重点项目的顺利进行,确保“项目链”不断节

      (三)选准方向,扩大有效投资。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特别是有利于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的项目,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用到补短板、增后劲、扩需求上面,促进“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项目加快落地、落实。为增加有效投资,重点应投向战略意义突出、产业链长、对民间投资带动作用强的项目,一是改善我市投资环境,补足短板的基础设施投资;二是对创新驱动战略和新兴经济的投资;三是完善消费环境的相关投资。

      (四)拓宽资金筹措渠道促项目进度。资金是项目建设的必备基础条件,要加快创新投融资方式,通过预算内投资、专项建设基金、开发性金融贷款、银行贷款、股权基金、PPP、发行债券等融资渠道,全力争取项目建设资金;要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以“四两拨千斤”,用好资本金投入和适当贴息方式,规划好重大项目的投资包。要创新投融资机制,畅通投资项目融资渠道,建立健全政银企社合作对接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建设进度。

      (五)加强对外宣传力度,深化招商引资活动。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方式,加强对外宣传力度,细化优化管理服务、改善投资环境、搭建投融资平台、推动项目实施。进一步激发投资活力和动力,增强投资信心,以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为平台,加强对外宣传力度,促进侨资台资高效有序流动,发挥侨乡优势,吸引国内外华侨回乡投资。

      (六)加强部门投资项目联动监测摸清搞准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发改、经信、住建、房管局、统计等相关部门要及时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反馈和情况交流,实现信息共通、资源共享,形成合力,对相关部门核准、审批和备案的投资项目进行跟踪监测,对在建重点项目数据进行比对校准,确保投资项目不重不漏,对已核准、审批和备案的投资项目及时通报建设进展,清理入库。

    相关附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统计局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