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头市统计局 > 统计资料 > 统计分析
分享到:
市场繁荣活跃 消费档次提高 --2008年汕头消费品市场情况简析
  • 2009-02-07 00:00
  • 来源:汕头市统计局
  • 发布机构:
  • 【字体:
  • 2008年,我市城乡消费品市场运行态势良好,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9.16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增速比2007年加快2.2个百分点,从全年走势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各月累计增幅均高于上年同期,从第二季度开始,持续呈现较高增长势头。

    一、市场特点

      1、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协调发展。随着中央有关扩大内需、促进消费、调整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等宏观调控措施的逐步显效,我市城乡居民购买潜力得到有效释放,消费品市场购销两旺,繁荣活跃,均衡发展。2008年,全市各区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均在18%以上,其中,中心城区实现302.35亿元,增长20.7%;潮阳、潮南、南澳、澄海实现266.81亿元,增长19.8%。此外,城乡消费品市场增速差距缩小,2008年城市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51亿元,增长20.4%,县及县以下实现181.65亿元,增长 20.1%,城乡增速差距只有0.3个百分点,区域间发展协调性增强。

      2、规模化、网络化零售企业优势明显,限额以下及个体经济活力依故。2008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零售额55.95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各类专卖店、专业店、超市、便利店等零售业态通过直营或连锁加盟方式快速覆盖城乡,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发展势头。对我市零售市场起着规范、整合和引导作用。与此同时遍布城乡的小规模企业及个体经营户在活跃市场、方便居民生活等方面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力军作用,全年实现零售额513.22亿元,增长20.1%,占全部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0.2%。

      3、批发零售业增速强劲,住宿餐饮业稳步增长。2008年,全市批发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5.63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批发业零售额为28.92亿元,增长24.4%;零售业零售额为486.71亿元,增长20.6%。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90.6%。住宿餐饮业零售总额为53.53亿元,增长15.6%,增速比批发零售业低5.2个百分点。

      4、居民消费观念变化,消费质量提高。随着人们消费观念不断更新,消费结构升级加快。2008年,受粮油、肉禽蛋等价格上涨因素影响,居民被动消费增多,消费热点频现,市场上绿色环保食品、保健品、美容化妆品、金银珠宝及技术含量高的中高档电器产品备受欢迎。据对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25类商品统计,消费品零售除个别类下降外,基本呈增长态势,增长率超20%的有食品类、金银珠宝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中西药品类、家具类、石油类,分别增长26.4%、89.4%、53.2%、4.9倍、40.8%、45.5%。

    二、存在问题

      1、物价上涨虚增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08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直高位运行,尽管下半年逐月回落,但相对于去年同期,仍然偏高,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5.1%,其中,粮食类106.3%,肉禽及其制品类119.9%。扣除物价上涨因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14.45%,价格上涨导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虚增5.9个百分点。

      2、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制约市场消费。汕头城乡居民收入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不理想,据统计,2008年中心城区居民可支配收入12542元/人,比上年增长7.0%;农村居民纯收入4885元/人,比上年增长6.6%,增速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收入决定消费,收入增长乏力削弱消费后劲,影响消费现实需求的进一步扩大。

      3、预期收入不明朗,消费上行压力加大。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市房地产投资持续降温,房地产市场发展不容乐观。2008年,商品房销售面积比上年减少47.76万平方米,下降26.1%;商品房销售额比上年减少17.48亿元,下降29.5%。汽车市场受股市缩水等因素影响,购买力逐步减弱。2008年,全市限上企业汽车销售额17.14亿元,比上年增长16%,增速比上年回落25.7个百分点。

    三、几点建议

      1、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据统计,2008年,中心城区最高收入户人均收入30892元,最低收入户人均收入4335元,高低收入户收入差距高达6.13倍;高收入户人均消费支出23971元,低收入户人均消费支出4107 元,高低收入户消费支出差距高达4.84倍。高低收入群体消费差距大影响市场消费整体升级,总体消费水平难以提高,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努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增强中低收入阶层的购买力,提高整体消费水平。

      2、培育消费热点,提升消费意愿。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居民预期收入下降,消费压力增大,消费欲望减弱,大多数的中低收入家庭,其消费结构仍然为生存型,体现发展与享受需求不足,制约了整体消费力的扩大,整体消费水平依然较低,因此,改善汕头消费环境、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秩序,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取缔缺斤短两、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无疑是提高居民消费欲望,刺激市场消费基本出路。与此同时要大力培育消费热点,积极发展消费信贷,鼓励发展旅游、休闲、文化消费,提升中高层消费群体的消费意愿,促进即期市场消费。

      3、扩大内需、开拓农村市场。随着政府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我市农民收入逐年增加,购买力不断增强,农村市场发展迅速,但人均消费支出仍然较低,2008年县及县以下零售额实现181.65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1.9%,农村市场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因此,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应鼓励企业生产对农村适销对路的商品,满足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需要,在当前金融海啸持续影响的状况下,响应国家号召,利用财政手段推行家电甚至工业品下乡以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激活经济尤为重要。

      4、大力发展旅游业,打响潮汕美食品牌。旅游业是汕头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旅游产业发展,能带动很多相关产业的繁荣发展,直接拉动我市消费市场的兴旺发达。2008年,全市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3.53亿元,增长15.6%,仅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4%,说明我市住宿餐饮业发展还有很大空间,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培育“食、住、行、游、购、娱”市场,营造商务旅游环境,发展潮汕美食,促进住宿餐饮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关附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统计局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