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头市统计局 > 统计资料 > 统计分析
分享到:
经济稳定增长 结构调整趋优 --2008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 2009-02-02 00:00
  • 来源:汕头市统计局
  • 发布机构:
  • 【字体:
  • 2008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开拓创新,积极应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金融危机、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等诸多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扎实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市经济呈现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GDP、工业、投资、消费、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港口业形势喜人,金融市场稳定,实际利用外资和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但出口需求下滑和房地产市场偏淡等问题比较突出。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和全国。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84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529.64亿元,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392.30亿元,增长7.4%。三次产业结构为5.4:54.3:40.3,一产和三产比重分别下降0.2个和1.2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提高了1.4个百分点。从GDP增长速度和发展态势看,一至四季度全市GDP增速分别为12.0%、11.5%、10.8%、10.5%,增速呈逐步回落态势。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69.5%和29.5%,第二产业贡献率比2007年提升了12.1个百分点。

    (一)工业经济主导作用增强,产销同步增长,发展态势良好

      2008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051.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工业增加值491.60亿元,增长15.3%,拉动经济增长7.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0.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320.66亿元,增长18.0%,完成销售产值1269.64亿元,增长18.0%,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1%,生产与销售同步增长;轻、重工业总产值分别为786.52亿元、534.14亿元,分别增长24.0%和10.3%,从总额和速度看,轻工业仍占较大优势;八大优势行业继续快速发展,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64.82亿元,增长21.0%,占规模以上工业73.1%。其中,印刷包装、纺织服装、工艺玩具和化工塑料分别增长28.7%、27.9%、21.9%和20.9%,增速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7个、9.9个、3.9个和2.9个百分点。

    (二)内需持续较高增长,外需增长回落

      投资、消费持续较高增长。2008年,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1.36亿元,增长26.3%,增速比上年提高了9.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157.50亿元,增长48.8%,占比从去年的51.1%上升到60.3%,提高了9.2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99.21亿元,增长29.3%。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快速,增长36.4%。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增长强劲,增长66.4%,增速比上年提高32.1个百分点。消费品市场持续兴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9.16亿元,增长20.3%,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2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20.8%,同比提高了3.1个百分点,占全市零售总额的90.6%,对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92.5%。特别是从第二季度开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高于20%,呈现出持续较高增长。

      外需增长平缓,增速回落。2008年,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62.98亿美元,增长3.1%,增幅比上年回落9.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43.23亿美元,增长10.5%;占主导地位的机电产品出口回落明显,增幅比上年回落13.7个百分点。

    (三)财税收入增长、金融形势稳定,通胀压力基本消除

      财政收入增速趋稳。2008年,全市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1.22亿元,增长20.6%。主体税种保持较快增长,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36.7%、19.9%和17.4%,完成情况良好。工业企业特别是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态势良好,企业经济效益凸现,为财政收入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税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由上年的5%提高到5.25%,表明经济继续趋向优化。

      金融市场稳定。各项存款持续增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也持续增加。2008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65.86亿元,比年初增长17.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25.32亿元,比年初增长21.5%。贷款也有所增加。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26.74亿元,增长6.4%。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中,其中短期贷款比年初增长8.4%,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长17.0%。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前高后低,下半年逐月回落。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增长5.2%。从近5个月的情况来看, 8、9、10、11、12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分别增长4.6%、4.4%、3.4%、1.2%、0.1%,呈现逐月回落态势,通胀压力基本消除。

    (四)港口生产快速增长,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

      去年,我市充分发挥港口优势,港口生产快速增长。2008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2806.4万吨,比上年增加了505.4万吨,增长21.9%,增幅比上年提高了7.7个百分点。其中集装箱吞吐量比上年增加12.55万标箱,增长21.1%。全市完成机场旅客吞吐量109.1万人,下降2.2%;铁路站旅客吞吐量119.37万人,增长8.1%。旅游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完成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618.06万人,增长11%;实现旅游总收入67.89亿元,增长10.5%。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在全市经济总体平衡较快发展的同时,由于受美国金融海啸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影响,给我市经济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和压力,运行中凸显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值得引起高度关注。

    (一)工业企业规模偏小,竞争力偏弱。2008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2133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只有244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11.4%,共完成产值741.86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6.2%,而产值超十亿元也寥寥可数,产值超五十亿元的仅两家。从现状看,我市工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少大型龙头企业,要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困难很大。

    (二)房地产市场萎缩。在国家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下,我市房地产投资持续趋向萎缩,与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形成强烈对比。2008年,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2.90亿元,下降5.3%,比上年回落了35.2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减少47.76万平方米,下降26.1%;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减少17.48亿元,下降29.5%,比上半年回落19.1个百分点。同时,去年我市建筑和证券业也出现下降。上述三大行业经营下降对经济增长、政府税收造成较大影响。

    (三)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增速有所减缓。2008年,全市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94亿美元,增长13.0%,比上年下降了9.9个百分点。从今年7、8、9、10、11月的情况来看,累计分别增长32.1%、26.5%、20.2%、5.5%、12.3%,呈现明显的回落趋势。步入第四季后,增速回落比较明显,10月、11月累计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额增速分别回落了13.8个和32.9个百分点。2008年全年合同利用外资金额为2.22亿美元,下降了16.5%。

    (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快。2008年,中心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7.0%和4.0%,明显低于全省(11.5%和13.8%)的水平;中心城区人均食品支出却增长14.4%。由于受各种自然灾害以及农资价格增长快等因素的影响,农民从农产品价格上涨中获利并不大,而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无疑又加大了居民家庭的生活压力。

    三、当前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进一步加深,它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在不断显现,而中国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严重程度远远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加上中国经济自身也在客观上面临着周期性调整,这些因素叠加,使中国经济面临着巨大的下行压力。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采取了包括确保国内金融体系稳定、增加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密切同其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和配合、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存贷款利率、减轻企业税负等措施。不久前,还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这十项政策措施的出台,是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大转变,有防过热到保增长,由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转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我省也出台了促进经济平稳加快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十六条政策措施。从以上措施看,首先,投资拉动依然是扩大内需的主要手段,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出台的投资拉动举措有向民生方面倾斜的特点。其次,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税制转型改革列入了扩大内需的举措之中。第三,将促进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紧密地结合起来,提出了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举措,这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第四,此次出台的措施将扩大投资与拉动消费紧密地结合起来,提出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举措,这些投资既有利于促进当前消费,也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

    四、对策和建议

      去年我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但面临的压力很大,特别是金融海啸的影响逐渐扩大,这将影响到今年及今后的经济增长。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及当前经济形势,为确保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建议下一阶段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坚定信心促发展。“在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这是温家宝总理对美国经济金融界知名人士所说的一句铿锵有力的话。目前,我们虽然遇到了许多困难,有些困难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前,中央和省方向明确,思路清晰,动作迅速,措施得力,决策果断,为民利民,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一方面,我们对经济发展要更加充满信心;另一方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演变和我市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丝毫不能掉以轻心,必须采取科学措施。只要我们按照中央、省及市委的决策部署行动起来,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全面落实,我们就一定能够妥善应对金融风暴造成的冲击与影响,克服金融危机给我市经济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继续保持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

      二是抓住“双转移”机会,加大招商引资(重点是台商台资)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汕头港刚刚被列为对台首批海上直航港口,应当抓住这一契机,加强对台交流,加快推动台商投资工业园区建设,特别是要抓住“双转移”机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服务上狠下功夫,吸引台商来汕投资办实业。

      三是采取措施,促进房地产和建筑业发展。房地产和建筑业,与多个行业密切相关,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保持房地产和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对促进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进一步完善我市房地产市场,在坚持房地产市场化发展方向的同时,应加快相关制度建设,更加充分地发挥市场在房地产行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保证房地产行业健康持续发展;要充分发挥我市建筑基础优势,进一步拓展建筑市场,促进建筑业发展。

      四是继续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发展动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把扩大内需落到实处,重点要加强对消费需求市场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提高农村、农民消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城乡消费市场的繁荣,力促消费与投资齐步增长,增强我市经济发展的动力。

      五是破解融资难题,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受经济大气候影响,去年以来,我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增速稳步上升,但贷款增速始终比存款增速慢,2008年底存贷绝对差高达933.72亿元,存贷比高达3.3:1,广大中小企业“贫血”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此,要政企银联动,通过完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和融资担保机制,推动金融部门加强对经济增长的有效保障。尤其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只有营建稳定、长效的“输血”渠道,才能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保持经济稳定发展,实现政企银互赢的局面。

      六是落实和改善各项民生工作,夯实发展社会基础。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惠民政策,减轻人民负担。政府运用财政手段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的支出,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要加强市场监督,稳定物价,强化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工作,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夯实社会基础。

    供稿:汕头市统计局综合科

    撰稿:许茂德

    相关附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统计局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