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头市统计局 > 统计资料 > 统计分析
分享到:
2020年汕头农业生产运行情况分析
  • 2021-03-10 16:41
  • 来源:汕头市统计局
  • 发布机构:汕头市统计局
  • 【字体:
  •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2020年汕头农业生产总体运行情况,指出目前农业生产中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2020年 农业生产 情况分析

      2020年,在新冠疫情影响下,汕头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关于新冠疫情防控的要求和稳生产、保供给的决策部署,一边抓疫情防控,一边抓农业生产,使全市农业生产在疫情中仍保持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全年农林牧渔经济总体运行情况

      2020年,我市农林牧渔业生产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农林牧渔业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0.57亿元,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9.88亿元,同比增长0.1%,增幅较去年回落2.8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农业(种植业)稳步提升,产值110.65亿元,增长2.1%;渔业发展保持稳定,产值70.11亿元,增长0.6%;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4.94亿元,增长5.3%,增幅位于五大行业之首;林业下降速度放缓,产值0.6亿元,下降7.9%;由于多种因素的不良影响仍在持续,畜牧业延续上年的收缩态势,产值34.27亿元,下降8.3%。

    图片1.png

      分区域看,各区域的发展方向基本不变。农业(种植业)比重排在前三的区分别是潮南区、潮阳区和龙湖区,分别为67.0%、55.6%和54.0%。潮阳、潮南两区的农业依旧保持优势地位。渔业比重排在前三的区县分别是南澳县、濠江区和金平区,分别为87.0%、62.0%和37.2%。南澳县作为传统生产海域,海岛优势突出,水产资源丰富,渔业在全县农林牧渔总产值中占据主体地位。牧业比重前三的区分别是潮南区、龙湖区和澄海区,分别为19.6%、19.1%和18.8%。

    图片2.png

      (一)粮食作物生产保持稳定,切实保障供应

      汕头市在疫情防控和粮食生产上实行两手抓,有力保障了粮食作物的生产供应。2020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03.11万亩,同比增长1.4%;总产量46.44万吨,同比增长0.3%,亩产达450公斤。其中:稻谷播种面积68.87万亩,同比增长1.9%,产量32.66万吨,增长1.6%;玉米播种面积3.03万亩,增长1.1%,产量1.43万吨,增长1.6%;豆类播种面积0.8万亩,同比下降0.5%,产量0.16万吨,下降13.3%;薯类种植面积30.41万亩,同比增长0.4%,折粮产量12.19万吨,下降3.0%。

      (二)蔬菜产业保质保量,稳步增长

      今年以来,汕头市围绕“菜篮子”“一村一品”工程,着力建设优品高产蔬菜产业,全力完成蔬菜稳生产、保供应工作。2020年全市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达68.46万亩,同比增长2.4%,总产量174.32万吨,增长3.0%。全市水生菜类产量增长12.8%,瓜菜类产量增长4.7%,叶菜类产量增长3.3%,根茎类产量增长2.5%,白菜类产量增长1.4%。

    表1.png

      (三)水果品种丰富,特色种类显著增加

      今年以来,汕头市各区县顺应市场需求,根据当地气候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调整水果种植结构,新增一系列特色品种,进一步扩大原有特色水果的种植面积。2020年全市水果种植面积20.13万亩,同比增长0.7%,产量31.99万吨,增长2.4%。其中:柑桔橙产量2.34万吨,增长0.3%;香蕉产量5.98万吨,增长1.6%;荔枝产量1.20万吨,同比增长20.8%;番石榴产量6.44万吨,下降1.2%;林檎、桑葚、杨梅、油甘等其他杂果累计产量12.82万吨,增长5.0%。

    表2.png

      (四)畜牧下降趋势放缓,产能逐渐恢复

      在克服养殖业环保整治、外市非洲猪瘟疫情及新冠肺炎疫情等一系列不良影响后,汕头市畜牧业下降趋势放缓,呈现逐步恢复性增长,生猪存栏、出栏数的降幅均大幅收窄,能繁殖母猪存栏数增速实现转正。

      2020年末,全市牲畜存栏595.82万头,同比下降4.7%。其中:生猪存栏21.42万头,同比下降2.1%;能繁殖母猪存栏2.44万头,同比增长13.9%;家禽存栏573.68万只,同比下降4.7%;牛存栏4923头,同比下降33.0%;山羊存栏2224只,同比下降29.4%。

      2020年全市牲畜出栏2015.57万头,同比下降5.4%。其中:出栏肉猪50.66万头,同比下降13.3%;出售和自宰的肉用活家禽1964.29万只,同比下降5.2%;出售和自宰的肉用牛2714头,同比下降15.6%;出售和自宰的肉用羊3349只,同比下降14.4%。

      2020年全市肉类总产量合计7.85万吨,同比下降9.7%。其中:猪肉产量3.96万吨,同比下降13.2%;禽肉产量3.85万吨,同比下降5.7%;奶类产量0.22万吨,同比下降24.1%;禽蛋产量0.55万吨,同比下降5.7%。 

      (五)渔业生产波动较大,养殖比重上升

      受政策因素及新冠疫情影响,今年汕头市水产品产量波动较大,增速放缓。2020年全市累计水产品总产量47.48万吨,同比增长0.4%。其中:海水产品38.25万吨,增长1.3%;淡水产品9.23万吨,下降3.2%。全市水产捕捞产量12.52万吨,同比下降6.3%;养殖产量34.97吨,增长3.0%,养殖比重提高了1.9个百分点。

      二、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种植业发展面临重大挑战。随着中心城区建设拓展加快、环保整治力度加大,部分耕地被征用。还有部分耕地因排灌设施受到破坏而出现减产,甚至变得不宜耕种。因此,目前全市可种植耕地面积锐减,部分地区出现人多地少、用地紧张的现象。种植业发展空间有限,后续增长乏力。

      (二)畜牧业生产积极性不高。随着创文工作的展开,一批违规养殖场被取缔,部分地区出台了相应的限养禁养政策,对牲畜养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市外非洲猪瘟、新冠肺炎疫情等不良因素的冲击,养殖户为了规避风险,投资更为谨慎,扩产复产的积极性大大降低。

      (三)渔业生产形势严峻。受国家海洋渔船和海洋捕捞产量双控政策,以及养殖水域滩涂面积减少、新冠疫情、极端天气等不良条件的影响,全市渔业产量增加幅度较小,增速到第三季度才实现由负转正,发展态势依然严峻。

      三、建议

      (一)全面落实耕地红线政策,整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加强对现有耕地的规划管控,充分利用好耕地资源;进一步完善各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设施农业种植面积,稳定农产品生产;加大对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扶持力度,充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快推进生猪规模养殖场改扩建项目建设及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依法合理划定禁养限养区域;进一步落实各项财政资金投入,进一步落实农业保险等保障机制,以此提高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为高质量养殖筑牢基础;加快推进零污染、低污染的生态养殖,加大对先进养殖经验的推广、培训力度,科学引导养殖户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及时做好补栏增栏工作;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和产业化经营,加大对狮头鹅、熏鸭等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切实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三)加强对海水养殖场地的规划,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水产品结构,积极探索本地最佳养殖模式,让本地价值高、销路好的名优新水产养殖尽快形成规模效应;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加强与养殖户、规模养殖企业的沟通协调,积极向有需要的养殖户、养殖企业提供先进养殖技术支持;完善各类渔业养殖基础设施,进一步增强养殖场的防风险、抗风险能力。

      (四)进一步促进产业融合,以第一产业为导向带动第二、三产业发展,积极为合适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牵线搭桥;进一步落实乡村产业振兴战略,进一步推动“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合理优化地区农产品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附注:

      1.本文数据是2020年快报数。

      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3.粮食作物包括谷物、薯类、豆类等。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统计局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