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汕头人才周”系列活动之一,“集才汇智 共话发展”汕头高新区高层次人才及创新人才座谈会11月4日在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举行,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黄育斌出席活动并讲话,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工信局有关负责同志,以及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进驻省实验室科研机构、金融机构、高新技术企业、高层次人才代表参加活动并作交流发言。
会上,高新区介绍汕头高新区概况及汕头科学城规划建设总体情况,举行有关科研机构进驻汕头科学城签约仪式,有关金融机构和科研服务机构进行业务推介活动,进一步促进各类“科技服务”与“科技需求”有效对接。 座谈交流中,与会代表围绕加快建设汕头科学城,加强科技、教育和人才工作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并结合自身研究和工作领域讲思路、谈想法,分享所感所悟,为加快建设汕头科学城汇聚智慧和力量。 广东永裕光电有限公司是从大湾区转移到汕头科学城的企业,对于高尖端人才有着较大的需求,也得到了高新区的大力支持,科研人员从年初刚投产时的18人增长到现如今33人。 “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我们未来将继续坚持创新理念,着重于核心技术的不断提升和产品工艺装备的持续研发,引进高尖端的研发人才,为与公司发展契合的人才搭建大显身手的空间平台,努力实现企业和人才发展共赢。”广东永裕光电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经理许奕丹表示。 今年9月,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与大湾区中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合建的“广以-中集海工碳中和与清洁能源联合实验室”揭牌启动,并作为科研平台代表正式入驻汕头科学城。 实验室围绕《船用膜法碳捕集装置及膜技术研发》项目建立,研究适用于船舶碳捕集的膜法碳捕集工艺流程、膜组件及特种装备,目前已有2项专利获得授权。 “我们一直聚焦于国家双碳领域,开展碳捕集、氢能、可再生能源方向的研究工作,主要应用于气体分离、废水处理、污染物控制等领域,这次与企业的合作,可以说是国际上第一次将膜技术应用在船舶领域,从而开发出的烟气碳捕集系统,如果这项技术能够实现产业化,未来可以拓展到化工、石化、水泥、冶金等行业。”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化工系教授何雪忠表示,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将继续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协同作战,努力提高科研成果社会效应和效益,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最大增量”,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汕头科学城贡献科研力量。 近年来,高新区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人才集聚效应明显增强,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人才平台建设及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方面取得新成效、新变化。 以汕头科学城规划建设为契机,高新区加快引进国内外科研创新平台,已集聚管轶教授“挂帅”的生物大分子中试基地等8家科研平台,联合汕大、广以和省实验室共同孵化高科技公司8家,服务人才落地生根、施展才干的科技人才高地正加快形成;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各1家,打造华为(汕头)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华南技术转移中心粤东分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为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高质量发展格局、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更大助力。同时,高新区实施支持科技创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为区内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强力支撑和有效保障,充分激发高新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下来,高新区将继续立足主导产业,加快建设汕头科学城和六合产业园,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到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各项事业中来,着力提高新产品、新需求、新业态的创造能力,把知识优势、价值优势转化为助推高新区爬坡过坎、产业升级的不竭动力,全力打造创新驱动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新质生产力引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