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头市水务局门户网站 > 政策解读
分享到:
2022年度市政府门户网站市直单位系列访谈:专访市水务局局长陈常春(文字版)
  • 2023-02-16 10:35:08
  • 来源: 汕头市政府办公室
  • 发布机构:
  • 【字体: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汕头市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们生活甚至生存的根本保障,水务工作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基础性、关键性的民生工作。今天,我们特别邀请汕头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常春同志,就全市水务工作,特别是水务民生工作跟网友们在线交流。欢迎您,陈局长。


  嘉宾-陈常春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在一起交流。借此机会,也感谢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我市水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


  主持人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水务部门是我市特别重要的民生部门,今天我们的访谈主题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汕头水务高质量发展”,网友留言涉及供水、防汛、水生态保护等各方面内容。陈局长,首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市水务局的职能。


  嘉宾-陈常春

  市水务局是市政府主管水行政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有14项,大致概括一下,水务工作就是围绕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经济做好“6个水文章”,主要包括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管理、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治理与保护、水生态修复4个方面,具体工作包括城乡供水、水旱灾害防御、河湖管理、节水工作、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水土保持、水行政监察和水行政执法等等。这些工作都是与民生紧密相连的,都是为了解决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生活保障、生存发展、生活环境、合法权益等问题。归根结底,水务工作就是一项服务民生、造福民生、保障民生、润泽民生的工作。


  主持人

  陈局长,刚才您介绍了市水务局的职能基本都是围绕民生工作来开展的,能不能请您跟我们的网民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我市水务民生工作的基本情况?


  嘉宾-陈常春

  好的,主持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务民生工作,今年年初,特别将我局牵头实施的市中心城区供水系统提压改造、万里碧道这2个项目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的十件民生实事,其中,市中心城区供水系统提压改造项目去年、今年连续两年列入十件民生实事,目前,已于10月15日提前完工,市中心城区29万户约110万人饮用水安全和质量得到进一步保障。预计今年完成碧道建设85公里,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了65公里碧道。

  说到水务民生工作,归根结底就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坚强有力的水安全保障能力,可以归纳为以下“严守三个安全线”:

  一是严守供水安全生命线。供水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从2020年入秋后,我市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历史罕见旱情,也暴露出我市水资源短缺的突出短板。这两年我们将解决全市水资源特别是“两潮”地区缺水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在去年年底建成三洲榕南干渠抗旱应急引水工程的基础上,主动向省水利厅汇报沟通,积极配合做好前期工作,推动了粤东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二期)于今年9月底开工建设,计划将韩江水引至我市中型水库交水点,我市再配套相关工程引水至潮阳、潮南各水厂、印染园,同时,分步建设市区应急备用引水工程,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两潮”地区缺水问题,还能破解我市中心城区备用水源建设滞后的瓶颈问题。

  二是严守水旱灾害防御安全底线。从提升防洪排涝能力、应急防御能力、行业监管能力三个方面补齐全市水利基础设施短板。今年来,我们系统稳步推进江河防洪骨干工程、海堤达标加固以及城乡内涝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城乡水利防灾减灾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完善。特别是集中力量解决了一批水利工程的历史遗留问题,推动潮阳区金关围堤防建设、汕头大围竣工达标加固、汕头市东部城市经济带新津河外砂河河口治理与综合开发项目(水利工程)、汕头市下埔桥闸改建达标加固工程、濠江东西岸堤围达标加固等水利工程竣工验收,不断补齐我市防洪安全短板。同时,以强有力的措施落实防汛备汛措施,谋划建设汕头智慧水利(一期)项目,抓紧编制《汕头市防洪(潮)排涝专项规划(2020-2035)》《练江流域防御洪水方案》《练江流域洪水调度方案》,科学统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加强督导检查,动态排查整治水利工程安全隐患,有效确保今年安全度汛。

  三是严守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红线。通过两方面的措施来改善河湖环境、修复河湖生态,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一方面管好“盛水的盆”。持续推进河长制湖长制“有能有效”,实现河湖“清四乱”“清漂”常态化,推广“河长+”机制,强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责任,以河长述职促河长履职,实现河湖治理规范化长效化;强化河湖生态功能,在确保江河安澜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努力建设具有汕头特色、潮人韵味万里碧道工程,目前已经基本形成韩江、榕江、练江重点河段骨干碧道网络,切实做到还河于民、还湖于民、还水于民;加大水政执法力度,重点加强取用水监管、河道采砂等重点领域执法工作,确保水事秩序良好、河道行洪安全、水生态环境健康。

  另一方面管好“盆里的水”,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作用,规范取水许可,积极推进非农业取水口、大中型灌区渠首取水口取水监测计量体系建设等工作。同时,通过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打造全民节水体系等措施,实现水资源的高效、节约集约利用,在去年初我市获评为“国家节水型城市”的基础上,今年又有35家市直机关完成了节水型单位创建。


  主持人

  刚才您提到市中心城区供水系统提压改造项目去年和今年连续两年纳入了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并且已经提前完工。这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实实在在提升幸福感的惠民工程。但也有市民关注后期水费问题,网民“特区市民”留言提到:最近家里老人老是提到供水提压了,以后都可以不用水泵了,那以后用水的费用不会提升吧?请您给网民朋友们详细介绍一下。


  嘉宾-陈常春

  我市中心城区共有居民用水户约42万户,其中仍有约29万户为建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旧小区多层住宅,因普遍未配备屋顶水箱、社区泵站等二次供水设施而导致水压不足,尤其是用水高峰期需要借助自行私设的“小水泵”提升水压才能满足用水需求,由此既破坏建筑立面景观,又造成噪音扰民,还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为切实解决这29万户居住在老旧小区居民用水压力不足的历史遗留问题,我市于2021年3月启动实施汕头市中心城区供水系统提压改造项目,总投资7.93亿元。通过改造水厂泵房机组、修复部分市政钢筋混凝土管,配套建设社区泵房和社区管网改造等,提高市政服务水压;同时对部分用水户表后立管进行规范化改造,拆除小水泵,保障群众用水安全。至2022年10月15日工程已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市粤海水务有限公司司按照计划于2022年11月1日至2022年11月21日,分三阶段(每阶段七天)逐步提高水厂出厂水压,从而有效解决全市居民用水压力不足问题。

  关于小公园片区的供水改造,2018年启动汕头小公园开埠区修复改造工程的时候,我们也同步启动了小公园片区的地下供水管网和水表前供水管改造,并于2021年完工通水运行。经前期现场检测,该片区水表前的水压为0.2Mpa,高于市政给水最低服务水压标准0.14MPa,接下来随着水厂出厂水压的提高,片区的供水压力也将进一步提高,基本能满足该片区居民用水需求。

  关于水费是否会提升的问题,根据国家有关法规规定,自来水价格实行政府定价,其调整需依法通过供水成本监审、价格听证等程序,最终由市政府根据城市的经济发展,供用水需求,供水企业的投资、建设、经营成本等综合因素研究决定。我们也将落实市粤海水司严格按照政府公布的供水价格依法计量收费。


  主持人

  谢谢您的解答。那接下来我市会如何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谋划和推进全市城乡供水问题?


  嘉宾-陈常春

  我市供水单位除中心城区由市粤海水务有限公司负责外,非中心城区供水仍沿袭了以行政区划为边界、属地管理、各自为政的供水格局,供水设施运营和应急管理相互独立,水质监管、供水质量、服务标准等方面也缺乏统一管理,属于分体化、松散性、粗放型的城乡供水模式。为积极推进我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尽快理顺城镇供水管理体制,按照“先由有关区县理顺辖区内供水体制,实现区县辖区内供水一张网,再逐步推进统筹构建全市六区一县供水一张网”的思路进行谋划。主要工作为: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以我市在开展农村电改时的力度和魄力,由市政府牵头各区(县)政府组建饮用水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专班,制定改革工作总体方案,做好总体规划,强化监督指导,推动方案实施落到实处。二是相关区(县)政府要切实负起主体责任,对辖区内供水单位设施、人员、债权债务等进行审计和评估,努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推进城市供水融合、集中统一管理奠定基础。三是先行推进各自辖区内供水实现县域统管工作,再逐步推进辖区内供水管网连通,之后再推进全市一张网建设工作,全面构建“同城、同网、同质、同价”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主持人

  近几年我们常常看到堤岸边设置的公示牌,上面都公布了几级河长的相关信息,请您给我们普及一下什么是河长,河长的职责又是什么呢?


  嘉宾-陈常春

  河长,是指负责统筹推进河流治理和保护工作的直接责任人,一般由各级党政领导同志担任。这种管理体制称为“河长制”,它是破解九龙治水、多头管理难题的一项制度创新。河长制本质上是一种责任承包制,直接将某条河的治理和保护责任交由党政领导同志负责,人河对应,河长统筹协调各部门共同推进,避免多头治理的混乱局面。

  河长主要负责组织领导责任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包括水资源保护、水安全保障、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及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我市按照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形式,建成市、区(县)、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河长体系,其中市、区(县)、镇(街道)三级均实行双总河长制,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担任本区域第一总河长、总河长。


  主持人

  目前我市河长的人数共有多少?我们怎样找到相应的河长?一位叫“老百姓”的网友留言:前段时间,单位领导授课,看到现在的练江大变样了,可喜可贺,现在我市是不是每一条河流都落实了河长制,还是说好几个人分头负责一片,另外这样的工作是有偿还是无偿的?


  嘉宾-陈常春

  我市根据河湖的自然属性、跨行政区域情况,按照全市统筹、领导挂帅、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建立了市、区、街道(镇)、社区(村)四级河长的责任体系,目前,全市89条河流、1626条沟渠、207宗水库、270座山塘和2354个农村小微水体共落实各级河长1876名。

  关于如何找到相应河湖长,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河湖岸边设立的河(湖)长公示牌,公示牌上标明了责任河流的河长的姓名和职务等信息。二是通过市水务局或相应各区政府网站,我们每年都会在网站上公布全市河湖长名单及联系方式,并在主流媒体上公布。大家可以通过这两种途径找到相应的河长。

  河长是无偿的,而且是责任的化身,是负责统筹推进河流治理和保护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刚才,我们也说了,目前我市建成市、区(县)、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河长体系,像榕江、练江干流,属市级河道,有市、区、镇、村四级河长开展巡河履职;又例如某个村的沟渠,也是落实村级河长开展日常巡查管护,可以说我市每条河流至少有1名或以上的河长,每一条河流都纳入我市河长制工作责任体系。


  主持人

  近年来,我市对河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河湖管理的制度也不断完善,今年7月,市政府印发了《汕头市河道管理办法》,陈局长,该《办法》对河长制工作起到什么作用呢?它与原有的规范性文件又有什么不同?


  嘉宾-陈常春

  《汕头市河道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作为一份加强河道管理、维护河势稳定的地方性规范文件,《办法》的出台为我市全面推行河长制提供了具体实施层面的规范性保障。该《办法》根据规范性文件施行5年来的执行效果,立足于解决河道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出修订,主要突出四个特点:一是首次划定市主要河道;二是明确涉河建设项目管理权限;三是对防治与补救工程措施相关工作进行了衔接;四是对河道规划编制和河道划界进行了规定。


  主持人

  最近我们注意到一些河堤上新增了跑步道和骑行道,以及碧道标识牌。请您给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碧道,我市都有哪些碧道?


  嘉宾-陈常春

  碧道是以水为纽带,以江河湖库及河口岸边带为载体,统筹生态、安全、文化、景观和休闲功能建立的复合型廊道,分为都市型、城镇型、乡野型和自然生态型四种类型。2020年,我市出台了《汕头市万里碧道建设总体规划(2020—2035年)》,规划建设829.2公里碧道。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碧道约167公里,主要包括:金平区梅溪河碧道、内海湾碧道,龙湖区新津河碧道,澄海区莲阳河碧道、韩江北溪碧道、义丰溪碧道,濠江区内海湾碧道、五南沟碧道,潮阳区练江碧道、潮水溪碧道,潮南区峡山大溪碧道、南山截流碧道,南澳县海岸线碧道等等,向市民群众提供了开放的滨水空间,能够引导大家很好地融入到河流、融入到水生态这样一个环境之中,进一步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主持人

  汕头是一座沿海城市,防洪潮工作受自然地理情况影响比较大,我市的水务工作势必与辖区的自然情况息息相关。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我市水文地理条件,以及我市面临的防洪排涝压力都有哪些?


  嘉宾-陈常春

  我市地处粤东潮汕平原,倚山临海。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东、北部有莲花山余脉,西北是桑浦山,西南有大南山,地貌呈平原与丘陵相间分布。我市境内河流纵横、水系发达,韩江、榕江、练江3大江河水系贯穿全境,因此我市市域范围主要可划分为韩江流域、榕江流域、练江流域等三大流域以及南澳岛。其中韩江流域包含澄海区、龙湖区和金平区东部部分区域,榕江流域由金平区西部、潮阳区东北部和濠江区东北大部组成,练江流域则由潮南区大部、潮阳区西南部和濠江区西南小部组成。

  我市面临防洪排涝压力主要包括台风和强降雨,近年受灾主要是强降雨造成。从历年情况看,我市防洪排涝形势总体情况良好,但局部仍存在明显短板,距高质量防洪排涝体系仍有一定差距。在韩江流域:水系发达,排水畅通,防洪排涝压力相对较小。韩江干流于潮州市湘子桥下,一分二(东溪、西溪)、分五个口入海。榕江由北而南流经潮阳区入牛田洋出海,中游河道弯曲呈“S”型,下游江面开阔,但中游存在防洪短板,在下游河口是一个较大的开阔海湾,属感潮河段,容易受水流冲刷。练江流域特殊地理条件使得该片区容易形成内涝,练江干流部分堤防尚未达标。练江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流域地势低洼;其干流源短流急,独流入海,弯曲平缓,支流众多,形成洪流也相对集中,加上练江河槽狭窄,河底高程较高,导致该流域自行泄洪能力较低。


  主持人

  面对这种压力,我市防洪排涝水利设施的现状是怎样的?


  嘉宾-陈常春

  我市水利基础设施主要可分为堤围、山塘水库、泵站水闸等三类,首先我介绍一下我市防洪排涝水利设施的存量情况,目前已建成江海堤围87条,堤长932公里,其中海堤24条181公里、江堤63条751公里。我市山塘水库主要集中在潮阳、潮南,目前有山塘水库488宗座,其中中型水库8座、小型水库196座、山塘284座,总库容3.235亿立方米。根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市目前有水闸998宗,其中大型8宗、中型38宗。我市电排站同样主要集中潮阳、潮南两区,目前我市电排站拥有量393座、装机容量为38267千瓦。

  从流域上:首先在韩江流域:总的来说韩江流域防洪排涝设施较为完善,在该流域270公里堤防已完成达标加固工作,5个出海口水闸已完成重建,形成较为完整的50年一遇防洪潮体系。其次在榕江流域,榕江干流大部分堤防设施达到50年一遇防洪(潮)标准,其中85.78公里堤防已达标加固,但还剩余23.93公里堤防未达标。最后,我来讲讲练江流域,该流域部分堤防尚未达标,练江干流大部分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干流70公里堤防、重要支流128公里堤防已达标加固,流域内121宗水库已全覆盖除险加固,但仍有19.05公里堤防未达标。


  主持人

  听您的介绍,我市防洪排涝设施仍有短板存在。那有没有什么举措和规划来完善我市防洪排涝体系呢?


  嘉宾-陈常春

  有的。我市在开展水利工作的过程中,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将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一以贯之,针对我市仍有个别堤防不达标、防洪能力不足的现状,我局编制了《汕头市水利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作为我市“十四五”期间水利工程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同时为了更加精准的完善我市防洪排涝体系,我局委托省水电设计院编制《汕头市防洪(潮)排涝专项规划》(2020-2035年),科学谋划、系统推进全市水安全工程建设。下面我分总体布局、治理策略和投资规模三个方面,着重介绍一下《汕头市防洪(潮)排涝专项规划》。

  在未来我市防洪体系总体布局将以联围为单元,由堤防及防洪(潮)水闸组成,构建“三江安澜五湾宁、四脉除患百溪畅”的总体布局。沿韩江、榕江、练江加固江堤214.57公里,其中达标加固60.71公里,提标加固153.86公里,加固或重建防洪(潮)水闸55座。

  在治理策略上,首先是因地制宜,分片治理:将全市划分为“3(韩江、榕江、练江)+5(山洪防治片)+36(排涝片)”片,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分片施策。其次是分期实施:近、中期以问题为导向,以堤防、水闸达标加固为重点,攻坚克难,构建洪潮封闭圈;远期以目标为导向,在继续完善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适度提标。

  在2020-2035年我市防洪潮水利设施计划总投资为365.28亿元,其中江海防洪(潮)工程投资165.50亿元,水库山塘除险加固工程投资14.30亿元,山洪防治工程投资2.52亿元,排涝工程投资158.19亿元,非工程措施投资24.85亿元。分近、中、远期安排进行,近期(2020年~2025年)投资98.55亿元,中期(2025年~2030年)投资159.24亿元,远期(2030年~2035年)投资107.49亿元。


  主持人

  近年来,我市防洪排涝类水利设施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嘉宾-陈常春

  我市防洪排涝类水利设施建设工程主要可分为重要堤防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和河沟渠道整治、水库除险加固、水闸除险加固和电排站建设等五大类。

  一是通过实施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练江流域综合整治水利规划、千里海堤等项目,我市完成对524公里堤防进行达标加固工作,堤防涵盖范围包括主要江河和重要支流。

  二是通过实施中小河流治理(二期)项目,完成510.6公里的一、二级支流河流治理工作;通过实施百河千沟万渠项目959宗,对全市中小河沟、水利排灌渠道等“毛细血管”进行清淤整治,从而有效缓解部分地方逢雨必涝问题。

  三是通过实施专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对全市203宗水库全覆盖除险加固,目前潮阳区河溪水库(中型)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正在开展过程中,该项目计划今年年底开工建设。

  四是实施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专项规划,完成7宗大型、14宗中型水闸建设。

  另外,练江新建12宗电排站,新增强排能力309m³/s,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位于江堤、海堤面上的水闸、电排站结合堤围工程一并实施建设,也未统计在上述数据之中。


  主持人

  去年我市潮阳区、潮南区遭遇旱情,潮南区甚至长期需要轮流供水。今年汛期已经结束,那今冬明春两潮的供水是否能正常保障?


  嘉宾-陈常春

  今年以来(2022年1月1日-2022年11月1日),全市平均降水量1622.1毫米,较常年同期(1444.9毫米)偏多一成,目前全市山塘水库蓄水量13450万方,占正常蓄水量(26588万方)五成%,比多年同期偏多三成,比去年同期增加九成。两潮8宗中型水库蓄水量9104万方,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山塘水库蓄水量基本可满足今冬明春用水需求。

  同时,去年投入运行的潮阳潮南引韩供水工程和潮阳区三洲榕南干渠抗旱应急引水工程,可分别补充潮阳区潮南区供水16万立方米/日和12万立方米/日。

  我局正积极配合推进粤东水资源优化配置二期工程建设,从源头解决汕头市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问题,满足潮阳、潮南区人民生活用水需求,形成多水源供水,提升汕头市供水的安全保障能力。


  主持人

  水库运行管理和调度,对防汛抗旱工作尤为重要,目前全省正在推行水库集中化管护工作,我市该项工作进展如何?


  嘉宾-陈常春

  按照水利部关于完善小型水库管护机制的部署和要求,对分散管理的小型水库大力推行小型水库区域集中管护、政府购买服务、“以大带小”等管护模式。截至2022年10月15日,汕头市已全面完成小型水库集中管护任务196宗。(其中,金平区集中化管理3宗;澄海区集中化管理7宗;濠江区政府购买服务25宗;潮阳区集中管护87宗;潮南区政府购买服务61宗,以大带小3宗;南澳县集中化管护10宗)

  下来,我局将继续跟进小型水库集中管护机制工作落实情况,全力做好水库运行管理和防汛抗旱调度工作。


  主持人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全力加快推进智慧水利建设,我市是如何推进水利信息化工作的?


  嘉宾-陈常

  根据水利部《关于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指导意见》《智慧水利建设顶层设计》《“十四五”智慧水利建设规划》,我局积极谋划推进汕头市智慧水利(一期)项目,并列入《汕头市水利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通过整合建设水安全、水资源、水工程、水生态、水服务、水环境六个应用,全面提升我市水利行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水平,促进水利信息化提档升级,打造汕头市智慧水利先行试点,助力推动汕头市“智慧城市”整体工程建设,提升汕头市水旱灾害防御智慧化水平,提升水利突发状况应急、联动及反应能力,提升汕头市水利业务管理智能化水平,助力汕头市建设高标准、高水平、先进、实用的水务服务体系。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建设指挥中心及配套功能室:建设可视化显示系统、分布式音视频控制系统、水务大数据成果动态展示等;二是建设感知监测体系:8宗中型水库和33宗(1)型水库的大坝安全监测,8宗大型水闸和27宗中型水闸的水位雨量图像视频监测,梅溪桥闸的自动化升级改造,外砂桥闸、莲阳桥闸、东里桥闸的自动化系统建设,10宗中型电排站的水位雨量图像视频监测及工情监测,31处堤防水位雨量图像视频监测,5处险工险段堤防安全监测,82处河道水位流量监测等;三是构建智慧水利支撑体系:包括水利专题数据库、智能识别模型、水利专业模型等;四是构建水利智能运用体系:主要包括可视化综合监管、日常管理、水利工程管理、防汛抗旱管理、系统管理、移动应用等;

  五是其他运用服务:包括流域防灾预案编制、水下地形测量、无人机全景采集、水利工程三维建模等。


  主持人

  网友“小米”想了解汕头现在的自来水水质如何?水价在全省、全国处于什么水平?


  嘉宾-陈常春

  汕头市中心城区的供水水质完全符合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要求,近年来水质综合合格率均在99.5%以上,优于国标规定的95%,供水水质状况一直位居广东省前列。市中心城区供水水源是韩江下游的入海支流,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监管下,目前原水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II类水质要求,适合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是供水安全的最基本保障。

  市粤海水司拥有粤东饮用水检测方面能力最强的检测中心,配备了多领域的专业技术队伍,建立一整套日常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规章制度,能较好解决事前、事中、事后的各类水质问题。目前市粤海水司在中心城区布控了85个水质采样点,设立了多套水质在线检测仪表,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频率和项目开展日常检测,建立从源头到龙头全流程的水质监控体系,确保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多年来,无论是卫生部门水质抽检还是供水主管部门的水质督查,中心城区的供水水质均能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水价方面,目前我市中心城区自来水价格在全省属于中游水平;由于全国各地水资源和原水价格、水处理工艺以及给水模式存在较大差异,自来水制水、输送成本的差异也比较大,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就自来水价格进行对比没有可比性。


  主持人

  感谢陈局长的解答。今天陈局长给我们介绍了汕头水务方面的工作,并且热情详细地回答了网民朋友的提问。时间过得很快,本次访谈即将结束。在节目最后请陈局长给网友们再讲几句。


  嘉宾-陈常春

  好的,非常感谢市门户网站提供这样一个让我们与网民朋友互相交流的平台,这也是我们宣传水务工作的一个良好机会;非常感谢各位网民朋友们的积极参与和互动交流,也请各位网民朋友们一如既往地关注、支持我们水务工作,多为我们提宝贵的意见建议,我们也将继续努力,为全市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安全保障、更加优质的供水服务、更加优美的水生态环境。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陈局长在百忙之中接受政府网专访!这期访谈到此结束,下期再见!


  (相关链接:市直单位系列访谈:专访市水务局局长陈常春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汕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汕头市政务服务中心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405000014   备案号:粤ICP备05066684号-1  粤公网安备44051102000227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水务局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window.NFCMS_SITE_ID=754001;window.NFCMS_PUB_TYPE="post";window.NFCMS_POST_ID="2186343";window.NFCMS_CAT_ID="264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