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头仲裁委员会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分享到:
一起来学习宪法知识!
  • 2024-12-07 10:44
  • 来源:央视新闻
  • 发布机构:
  • 【字体:
  •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关于宪法,你了解多少?

    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

    维护宪法,运用宪法

    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

    让我们来一起学习吧!

      什么是宪法?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全国各民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

    图片

      宪法作为根本法,它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处于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

    新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1临时宪法•共同纲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29日颁布,是建立新中国的“临时大宪章”。它包含和凝结着几代中国人的建国理想和心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

      2“人民的宪法”•五四宪法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4章106条。被称为五四宪法。五四宪法是一部较为完善的宪法。

      五四宪法是我国第一部宪法,遵循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同时也为全国人民指明了今后的前进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

      3曲折探索•七五宪法与七八宪法

      第二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75年1月17日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30条,被称为七五宪法。

      第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78年3月5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4章60条,主要内容继承了1954年宪法的一些基本原则,增加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强调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大力发展科学和教育事业。

      4新时期的根本大法•八二宪法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全面反映新时期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新宪法,即八二宪法,是我国的现行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等,是一部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宪法。

    图片

      5新时代的法治新篇章

       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同时,新中国的法治建设翻开历史新篇章。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这也是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的第五次修改。

    宪法的效力

      宪法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法律地位,宪法所确立的原则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图片

      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相抵触、相违背。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图片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2.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3.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4.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

      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