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头仲裁委员会 > 案例
分享到:
办案手记 | 仲裁秘书抒己见 越辩越明思路现
  • 2025-09-16 10:03
  • 来源:本网
  • 发布机构:
  • 【字体:
  • 本文作者 许梓堃(汕头仲裁委员会办案秘书 )

      入职汕头仲裁委员会已经两个月有余,从最初的紧张生疏到逐渐适应,在领导同事的鼓励与引导下,我很快调整状态投入到了工作之中。两个月来我经手大大小小十余起案件,其中一起物业公司A仲裁要求业主依约缴纳物业费用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让我印象尤为深刻。起初,我如往常一般翻阅案件卷宗,与双方当事人进行电话沟通后,初步判断出这是一起事实较为清晰明了的纠纷,并且业主也迟迟未提交答辩书进行答辩。眼看案件的答辩期即将届满,正准备推进组庭程序时,却收到了该业主提交的管辖权异议申请书。

      业主在管辖权异议申请书中提出了两个理由:其一,就案涉房产的物业服务,业主与另一家物业公司B已签订一份前期物业协议,该协议中约定了“或裁或审”的条款。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该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因约定不明确且未排除诉讼管辖而无效,汕头仲裁委员会对本案无管辖权。其二,业主声称上述合同并非其本人签署,而是其父亲在其不知情且未授权的情况下代为签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无权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的条文,拒绝追认该代签行为,主张上述协议对其无约束力。

      在认真阅读了这份管辖权异议申请书之后,我重新翻阅案件卷宗,很快发现了关键细节,申请人物业公司A提交的证据材料中果然有一份由该业主与开发商旗下物业公司B签署的写有“或裁或诉”条款的《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协议》,其中争议解决条款约定了“如双方发生纠纷可向签署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但是,该协议签订后,开发商又与本案申请人物业公司A签订了另一份《前期物业服务合同》。该合同明确约定:“本合同在履行中如发生争议,可向汕头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物业公司A提出仲裁请求的依据,正是这份协议。由此可见,本会受理此案,不存在管辖权的问题。而该业主除了提交管辖权异议申请书以外,并未提交其他证据材料,对于“合同并非本人签署”这一说法也没有提供任何依据。

      这是我第一次遇到管辖权异议的申请,虽然对业主提出的异议有了初步的判断,但对自己的想法仍是缺乏信心,同时也为如何起草决定书犯起了难。为了尽快对业主提出的异议作出决定,同时保证该决定的合法性、专业性、严谨性,我尝试向办案科室的领导、同事寻求帮助,希望能借鉴到一些以往的办案经验。大家在第一时间回应了我的请求,两个办案科室的秘书们立刻进行了一场积极的讨论,每个人都拿出自己以往办理过的案件进行对照比较,尝试找出相似之处,希望能帮助我找到破题的思路。不多时,我们发现这个案件与以往的诸多案件都不相同,这一次竟然前所未见的出现了两份前期物业合同。发现了案件的特殊点后,大家对业主的异议和案件的证据材料进行了更深度的分析,也查阅了诸多涉及物业服务合同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裁判案例。直至华灯初上,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讨论声才渐渐安静,众人的意见渐渐趋同,最终达成了一致,认定业主未举证证明其与物业公司B之间的《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协议》签订后各方均以该协议作为物业服务的依据,也没有相反证据证明开发商与物业公司A签订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存在无效的情形。相反在物业公司A与开发商签订《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后,物业公司A作为案涉房产的物业管理单位,为业主提供了相应的物业服务,对此该业主并未提出异议,且物业公司A也通过各种方式多次向该业主催缴物业管理费,双方形成事实上的物业服务合同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三十九条“建设单位依法与物业服务人订立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以及业主委员会与业主大会依法选聘的物业服务人订立的物业服务合同,对业主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定,物业公司A提出仲裁请求所依据的物业服务合同对该业主具有约束力,因此汕头仲裁委员会对案件有管辖权,应驳回业主提出的管辖权异议

      整理好了思路,我马上动手草拟了管辖权异议决定书,并通过了审核,最终送达双方当事人。业主在收到决定书后也表示对该决定的认同,在后续的沟通中也积极配合办案秘书确定好开庭的具体时间,使得该案件审理程序得以顺利推进。得知这一结果,同事们皆是轻松一笑。虽然仲裁秘书们平时各自独立负责自己的案子,但每当遇到疑难杂症需要众人智慧时,大家都是深入思考、激情讨论、各抒己见。在汕仲,学习和讨论的氛围相当浓烈,很多仲裁文书更是汇聚诸多同事的智慧和心血。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个案件的顺利推进是大家努力的成果,更是汕仲大家庭团结互助亲密氛围的真实写照。

      写到这里,也给草拟合同的法务们提个醒:签约须严谨!考虑须周全!商事主体在缔约时,任何一个条款的纰漏都可能为日后的争端埋下伏笔。唯有措辞严密、权利义务清晰的合同,才是最好的防火墙,唯有确凿的证据,才是捍卫自身权利的最坚实盾牌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