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今年的全球主题是“利用创新减少疟疾疾病负担,拯救生命”。
本文主要信息:
什么是疟疾?
应对全球疟疾疾病负担,我们可以怎么做?
中国如何保持“无疟疾”状态?
什么是疟疾?
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威胁生命的疾病,通过受感染的雌性按叮咬传播给人类。疟疾可防、可治。
根据世卫组织2021年最新的《世界疟疾报告》,疟疾病例数和死亡人数比以往多。2021年,全球约有2.41亿疟疾病例,62.7万人死于疟疾。新增死亡人数中约三分之二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疟疾预防、诊断和治疗服务中断有关。
应对全球疟疾疾病负担,我们可以怎么做?
全球层面上,我们如何实现零疟疾目标?
加强控制举措创新
扩大现有工具的可及性
扩大使用首个疟疾疫苗RTS,S
加强各国主导作用
确保卫生系统公平且有韧性
根据当地情况调整应对策略
改进监测系统
中国如何保持“无疟疾”状态?
经过70年的努力,中国于2021年取得了世卫组织给予的无疟疾认证,对于一个在1940年代每年报告3000万例疟疾的国家来说,这是一个显著的成就。中国正在与世卫组织合作,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分享其消除疟疾的经验。
而输入性疟疾病例的风险仍然令人担忧,特别是在云南省南部,该省与三个疟疾流行国家接壤: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和越南。中国还面临着从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其他疟疾流行地区回国的中国公民中输入性病例的挑战。
为了防止这种疾病的再次发生,中国加强了对高危地区的疟疾监测,并积极参与区域疟疾控制举措。在整个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中国一直在通过一个在线平台为卫生保健提供者提供培训,并举行了线上会议,交流疟疾病例调查等方面的信息。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