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1144050009312751X2/2020-04954
汕头市卫生健康局(中医药局)
2020-11-08
【科普】雾化吸入用药,您用对了吗?
2020-11-08

【科普】雾化吸入用药,您用对了吗?

发布日期:2020-11-08  浏览次数:-

  一、什么是雾化吸入疗法?

  雾化吸入疗法是指用专用雾化装置将吸入药物分散成液体或固体微粒即气溶胶形式,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吸气时随气流进入呼吸道及肺内,使得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达到洁净、湿化气道、局部和全身治疗的目的。

  

  二、雾化吸入疗法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与口服、静脉给药和肌肉注射等方式相比,雾化吸入具有用药剂量少、见效快、使用方便、疗效显著、全身不良反应小等优势。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症、慢性支气管炎、婴幼儿喘息、咳嗽变异性哮喘、支原体肺炎、气管插管术中和术后等,均可使用雾化吸入治疗。

  三、临床常见的雾化吸入药物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有以下四类:

  1.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

  ICS是目前最强的气道局部抗炎药物。国内已经上市有布地奈德、丙酸倍氯米松和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由于进入血液循环的量非常少,所以可减少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布地奈德混悬液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唯一可用于4岁及以下儿童使用的雾化吸入激素,也是妊娠安全分级为B级的糖皮质激素,可以用于孕期妇女。

  2.支气管扩张剂

  主要通过舒张气道平滑肌、缓解气管痉挛,进而发挥平喘的作用。支气管扩张剂又可分为β2受体激动剂、胆碱M受体拮抗剂。临床常用的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有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两者均在数分钟内起效,维持时间约3~6小时,是治疗任何年龄儿童喘息发作的首选药物。短效胆碱M受体拮抗剂(SAMA)与SABA比较,SAMA起效时间较慢,但持续时间较长。

  国内上市的有异丙托溴铵及其复方制剂。复方异丙托溴铵含有异丙托溴铵0.5mg和硫酸沙丁胺醇3mg,适用于需要多种支气管扩张剂联合应用的成人和>12岁青少年,不可与其他药物混合在同一雾化器中使用。

  3.祛痰药物

  可降低痰液的黏滞性,促进呼吸道内粘稠分泌物的排除,因而改善呼吸状况。

  国内已上市的有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和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联合SABA与祛痰药雾化吸入可协同排痰。

  4.抗感染药物

  国内仅有部分厂家的注射用两性霉素B被批准用于雾化吸入治疗严重的系

  统性真菌感染,其他非雾化吸入剂型抗感染药物用于雾化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如呼吸肌麻痹、变态反应、肌无力等,故不推荐非雾化吸入剂型的抗感染药物雾化使用。

  四、常见雾化吸入装置的特点和选择

  雾化吸入装置分为定量吸入器和雾化吸入器两种。定量吸入器又分为气雾剂(MDI)和干粉吸入剂(DPI)。临床常用的气雾剂有万托林、爱全乐、必可酮等。临床常用的干粉吸入剂有两种:储存剂量型涡流式干粉吸入剂,俗称都保,如信必可都保。另一种为准纳器,如舒利迭。这两种装置优点是便于携带,缺点需要患者的呼吸配合,故不适合低龄患儿和急重症患者。

  

  

  雾化吸入器主动向外喷射药物气溶胶,其优势在于不需要任何呼吸配合,因而能够应用于各个年龄段的患儿。目前临床常用的雾化吸入器可分为射流雾化器、超声雾化器和振动筛孔雾化器。

  不同雾化吸入器的特点

  

  

   如何选择吸入装置?

  (1)症状较轻的患者选择MDI,吸药动作不规范者可加用储雾罐或改用DPI

  (2)<10岁患儿可选用MDI+储雾罐,<3岁的患儿可用带面罩的辅助装置

  (3)≥4岁的患儿可试用准纳器

  (4)哮喘急性加重的患者及不能配合的患儿可采用雾化吸入治疗

  (5)重症患者用射流雾化器,痰液干结患者可用超声雾化器

  五、雾化吸入的注意事项

  1.雾化前:治疗前1h不宜进食,清除油性面霜,清洁口腔分泌物和食物残渣。婴幼儿需在安静或睡眠状态下进行。

  2.雾化时:采取坐位或半卧位,用嘴深吸气、鼻呼气方式进行深呼吸。密切观察,若出现急剧频繁咳嗽及喘息加重,应放缓雾化吸入速度;如若出现震颤、肌肉痉挛、呼吸急促和突然胸痛,应停止治疗并立即就医。

  3.雾化后:使用面罩者应及时洗脸,并用温开水漱口。每次使用后清洁装置并干燥存放。

  特别提示

  1.如患者病情处于急性发作期,则不宜在家自行雾化治疗,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2.处于病情稳定期患者,在家雾化吸入治疗需遵循雾化吸入的注意事项,并定期去医院复查。

  3.长期雾化吸入治疗可出现口腔干燥症、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多种口腔疾病,应加强口腔护理和积极就医。 

  

来源:广东卫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