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上午,我市召开第二期汕头市医疗机构陪护人员短期专项技能培训班启动会,部署推进我市医疗陪护从业人员培训工作。标志着我市医疗机构陪护人员培训工作逐步走向专业化、规范化,为广大住院患者打造一支技能操作更加专业化、服务质量更加优质化的辅助队伍。进一步推动我市医疗护理行业高质量发展。
出席本次培训班的有汕头市政协提案委专职副主任谢晓丹,汕头市人社局副局长洪木佳,汕头市卫健局副局长叶镇鹏,及市中心医院、第二人民医院院领导,汕头市护理学会理事长应文娟,以及广东省宏业南粤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代表,汕头市中心医院陪护工培训基地师资队伍及教辅人员、第二期培训的陪护人员、各医院护理部主任、陪护管理人员等近300人。
大会由汕头市中心医院吴智勇副院长主持,汕头市护理学会应文娟理事长、汕头市中心医院陈汉然书记、汕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洪木佳副局长、汕头市卫生健康局叶镇鹏副局长、汕头市政协常委提案委谢晓丹副主任分别为大会致辞。
▲市人社局洪木佳副局长致辞
▲市卫健局叶镇鹏副局长致辞
▲市政协常委提案委谢晓丹副主任致辞
叶镇鹏副局长对前期我市开展医疗陪护工作予以总结,并对第二期学员提三点希望:一是要系统学习医疗护理基本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努力掌握医疗护理基本理论,为今后开展医疗护理奠定良好的思想认识基础。二是要紧贴患者、老年人、孕产妇和新生儿四大服务对象,联系实际扎实地学,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准确熟练地掌握各种技能要领,切实提高个人规范化服务能力。三是要弘扬工匠精神,对待工作精益求精。
此次培训班,市护理学会在汕头市人社局、汕头市卫健局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总结第一期授课过程中学员反馈的意见,扩大师资队伍,组织教师完成了汕头市医疗机构陪护人员培训教材第二版的修订等。并根据新冠疫情防控要求,由线下授课改为线上授课方式,所有学员分批次进行授课,学时不变,以求达到同质化教学。
2019年我局按照市政协关于对我市“医疗陪护行业管理”开展民主评议的有关要求,全力做好医疗陪护行业的整改和规范工作。根据市政协评议组的意见和我市医疗陪护行业的实际情况,我局会同市发改局、财政局、公安局、人社局、市场监管局等5部门联合发布《汕头市医疗机构陪护工管理办法(试行)》,确立了同时发展医院办医疗陪护和社会办医疗陪护两种模式的工作新思路,着力提升医疗陪护行业准入门槛和行业良性竞争水平。一是以市中心医院为试点,探索运行医院办医疗陪护模式。二是明确要求公立医院要发挥医院甲方主体责任,深度介入医疗陪护工管理。三是各医院要按照以上两种模式,修订医院医疗陪护服务管理制度,确保医疗陪护管理工作领导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2019年我局联合市人社局印发《关于做好汕头市医疗机构陪护从业人员短期专项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汕人社〔2020〕6号),我局和市人社部门共同委托市护理学会负责全市的陪护工培训工作。培训班于12月24日正式开班,市卫健局蔡榕局长专门作了动员讲话,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作了开班发言,第一期共培训学员121名,历时25天(因新冠疫情影响学习时间有延长),实际完成所有理论和实训课程的参考人员共85人,经考核80人达标(考试合格率95%)。第二期招生175名。
目前,我市正在以市中心医院为试点,积极探索一条医院举办医疗护理的新路子。同时,也鼓励社会资本加入,参与市场竞争。但不管哪种机构举办,都有赖于一个人员供给丰富、职业素养良好的人力资源池作为发展基础。没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医疗护理员队伍,再好的模式也无法发挥作用。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夯实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为医疗护理行业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来源:局医政医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