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广东最近天气有些“任性”,龙舟水不断,有持续性的强降水,加上气温不断上升,一个不留神,烦人蚊子又会频繁出没。“广东疾控”总是呼吁大家清积水、灭蚊虫,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今天来给大家科普一下蚊子的“前半生”,希望各位看完本期科普后,赶紧行动起来清理积水,把蚊子扼杀在它的前半生。
路要自己一步步走,苦要自己一口口吃,抽筋扒皮才能脱胎换骨,除此之外没有捷径。——《我的前半生》 蚊子的“前半生”是什么样?是不是也在一步步的蜕变? 孑 孓 [ jié jué ]
孑孓就是蚊子的幼虫,是蚊子由卵成长至蛹的中间阶段,由蚊卵在水中孵化而成,身体细长,相对头部或腹部而言,胸部较为宽大,游泳时身体一屈一伸,俗称跟头虫。孑孓身体细长,游动时身体剧烈的左右扭动,在水中上下垂直游动,以水中的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呼吸空气。
孑孓的“三兄弟” 库蚊的“幼虫” 库蚊(家蚊)的孑孓尾端有1根呼吸管,呼吸管细长,管端为呼吸器的开口。在呼吸时,身体与水面成一角度,使呼吸管垂直于水面。气门和呼吸管末端的管瓣都有拒水性能,可以防止水进入气管。 伊蚊的“幼虫” 伊蚊的孑孓尾端也有一根呼吸管,呼吸管短而粗,伊蚊幼虫头向下与水面成一定角度,平时沉于水底或以呼吸管末端接触水面,在水中取食。
按蚊的“幼虫”
按蚊(疟蚊)幼虫无呼吸管,借腹部末端的一对后气门呼吸,呼吸时身体与水面平行。
孑孓的“蜕变”
卵粒是蚊的第一个生活史时期,三种蚊子的“卵粒”各不相同。卵粒在水中会孵出幼虫,称做第一龄幼虫,蜕皮后可以长大。
蚊子幼虫在水里一共蜕皮4次,前3次依次成为第二、第三和第四龄幼虫。
第四龄幼虫是成熟幼虫,再次蜕皮就化蚊蛹。蚊蛹头部和胸部愈合成为头胸部,头胸部着生一对呼吸角与大气进行气体交换。在水中不取食,但大部分时间在水面上进行气体交换。
蚊子的“前半生”一直都是生活在水里,通过一次次的蜕皮,不断的在水中留下了一张张“画皮”,从一龄幼虫到第二、第三和第四龄幼虫,直到化蛹,而等待着最终的“化蛹成蝶”。
孑孓的“危险”
在水里,孑孓的一生面临着重重的危险!其中鱼是它的最大天敌,鱼可以取食蚊幼虫,主要以柳条鱼为主,它对水质要求不高,可以适应不同的水体。
此外同类中的褐尾库蚊幼虫也是以捕食其它蚊虫孑孓为生,可取食库蚊,伊蚊等幼虫,特别是白纹伊蚊。
(蚊幼虫捕食孑孓示意图)
最大的危险!最大的危险!最大的危险!
把瓶瓶罐罐、花盘底下的水全清干净
▽
轮胎里的积水也别放过
▽
倒不掉,给水加个盖也成
▽
不清干净积水
那就是自己在家里养蚊子!
▽
不想见到它们,清理积水!清理积水!清理积水!
蚊子的“前半生”一直在水中度过,不曾为世间所知,水流中或水面上的悬浮食物是它们的最爱,在成长为“吸血鬼”之前的那个阶段,它们是大自然清洁工。在这漫长的“前半生”,经历一次次的蜕变后,它们将最终等来最后的“化蝶”!
来源:广东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