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汕头市卫生健康局(中医药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50009312751X2/2020-01680 分类:
发布机构: 汕头市卫生健康局(中医药局) 成文日期: 2020-05-11
名称: 【科普】黑眼圈不都是熬夜来的!
文号: 发布日期: 2020-05-11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科普】黑眼圈不都是熬夜来的!

发布日期:2020-05-11  浏览次数:-

  

  黑眼圈有三种!

  1.血管型

  

  这种黑眼圈主要在下眼睑出现,可能是浅蓝色也可能是紫红色,是中国人最常见的黑眼圈类型。血管型黑眼圈的特征之一是当你用手撑开黑眼圈处的皮肤时,这里颜色会变得更明显。 

  成因

  跟熬夜有些关系。

  眼皮是人皮肤最薄的地方之一,皮肤下的血管容易透出颜色,而且年龄越大、皮肤越薄、颜色越明显。

  血管型黑眼圈还可细分为两种:浅蓝色的静脉型,与泛紫红的毛细血管型。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时,血液中缺氧血红蛋白所占比例升高,颜色更偏紫更显眼——这也是熬夜后黑眼圈会加重的原因。

  另外,有人认为过敏性鼻炎发作会导致鼻窦黏膜水肿,进而使眼睑处血液滞留,引起黑眼圈。

  这或许也能解释,为什么“美白眼霜往往无法解决黑眼圈” ——大部分人的问题在于血管而非色素。

  治疗

  ① 日常合理用眼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可能比眼霜更管用。

  ② 减少外力摩擦

  如:仰睡且尽量使用柔软的枕头,避免用力搓揉眼周皮肤,不要佩戴过大过重的框架眼镜等。

  ③ 增加抗氧化物

  维生素E、维生素A、花青素等抗氧化物,可以改善眼周血液循环。

  ④ 科学运动

  运动是最天然的美容养生方式,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改善肤色。

  2.色素型

  

  色素型可能更符合人们心目中“黑眼圈”的形象:颜色从浅褐、深褐再到黑色都有可能,既能在下眼睑出现,也可分布于上眼睑,围上整整一圈。

  成因

  与熬夜关系不大。

  过度日晒、卸妆不彻底、药物、眼周皮肤炎症或损伤,黑色素代谢能力差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色素型黑眼圈。

  治疗

  ① 做好眼部保养工作

  如:做好清洁、佩戴墨镜、使用防晒霜及眼霜等。

  ② 治疗原发疾病

  如:因皮肤炎症等疾病引起的黑色素,在消除病因后,表皮层的黑色素沉着可能会随着角质层的新陈代谢而淡化。

  ③ 必要时可求助医生

  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

  3.阴影型

  

  本质上是眼袋突出、泪沟凹陷后形成的阴影,会显得人非常憔悴。光线从下面打亮的话,黑眼圈会消失。 

  成因

  如果熬夜后眼部水肿加重,或是长期生活不规律导致“面部早衰”,会加重这种黑眼圈。

  随着年龄的增长,眼周皮肤肌肉都会变得松弛,同时脂肪量变化,引起睑板肌凸起下垂、眼袋膨出、泪沟凹陷,一来一去,在眼睛下形成阴影,变成黑眼圈。

  治疗

  可以借助医美改变或是化妆减弱阴影区域:

  眼霜不太能逆转阴影型黑眼圈,因为它无法改变肌肉和骨骼。彩妆打亮和遮盖,可以改善凹陷感。

  想长效就要靠微整形,比如脂肪移植、透明质酸注射,把凹陷的部位填充起来,避免形成阴影。激光也可能有效。必要时,还可以选择眼睑手术。

  PS:对于老年人来说,视力正常,没有眼部疾病才是最好的事,不要轻易借助手术治疗黑眼圈。

  黑眼圈虽然有三类

  但很多人往往是混合型黑眼圈

  由上述类型中的两或三种并发而成

  解决方法依照上面的思路进行即可

  虽然...但是还是要说一句

  少熬夜,不要过度用眼哦~ 

    

来源:健康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