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昨天,2023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主办单位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大会确定于8月16日至18日在汕头举办,这也将全国的目光再次聚焦正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汕头。
面对数字经济带给城市发展的机遇,汕头乘势而上,通过全力推动各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朝着“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的目标实现关键一跃。
基础设施扎实
营造数字经济发展良好氛围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目前,数字经济已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并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自2012年以来,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保持较高增速,已经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汕头多措并举,积极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化应用,营造了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在数字基础设施方面,我市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9861座,基本实现城镇连续覆盖;先后入选首批全国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城市、广东省超高清(4K)电视网络应用试点城市,并列入广东省9个数据中心集聚区之一。汕头还获批广东省首批5G产业园之一,华侨试验区数字科技产业基地初具规模,高新区深汕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揭牌成立,立讯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中心、移动华南AI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启动建设,超声电子“新型特种印制电路板产业化项目”、立汕智造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 为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我市编制印发《汕头市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深化工业互联网“1+1+5”工作机制。在国内率先将市政、园林、执法、环卫等城市管理领域统一综合到数字城管平台,汕头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一期项目完成竣工验收等,进一步普及数字化应用。同时,聚焦汕头产业结构和新型数字经济技术,积极推动形成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生态系统。 资源优势明显 打造特区数字经济增长极 围绕打造特区数字经济增长极,汕头在发展数字经济产业资源优势丰富,国际通信基础设施具有先发优势,以“侨”为桥外向型经济突出,独特区位辐射国内及亚太地区,拥有特区立法权政策创新优势,尤其是在跨境数字经济产业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 汕头国际海缆登陆站是中国大陆三大成规模的国际海缆登陆站之一,其出口带宽占我国国际出口带宽的34.3%,今年年底占比将接近50%。2021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同意设立汕头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在面向东盟和亚太地区数据传输方面有时延最短、带宽充足、通信可靠性高等优势。 作为全国著名侨乡,广大海外侨胞是汕头发展国际业务的巨大资源,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南亚地区更是集中了75%的潮汕籍海外侨胞,在当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且心系家国故乡、支持祖国和家乡建设。同时,汕头作为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加速发展,有力支撑全市进出口形势持续保持向好。 而且,汕头是中国最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拥有特区立法权。今年,市相关部门起草完成了《汕头经济特区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目前《条例》已由市政府上报市人大常委会并经过常委会全体会议第一次审查,计划在2023中数大会颁布实施,对汕头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提高坚强的法律保障。 发展势头正劲 乘“数”启航必将前景广阔 站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全新赛道上,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和国际通信基础设施优势,通过“聚数联侨”推动“数字丝绸之路”提速建设,将是汕头根据新的实际情况做好“侨”文章、发展数字经济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