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从2010年1月1日起在全市事业单位中全面实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四年多来,我们按照《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和《汕头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实施细则(暂行)》的有关规定,以公开、公平、公正为着力点,紧紧抓住社会关注的面试环节,通过加强面试管理和组建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面试考官队伍,逐步建立科学规范、公开公正的面试机制,提高了事业单位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普遍认可。
一、规范面试操作办法,加强面试管理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是扩大事业单位选人用人视野、确保选人用人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重要机制,而面试是公开招聘工作的最为关键、群众最为关注的环节。我市在2009年底出台《汕头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实施细则(暂行)》中,对面试考官结构比例、考试方法、面试操作办法作了明确规定,并在实践中注重收集用人单位、考生和社会各界对公开招聘的信息反馈,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操作办法,并于2013年11月,对事业单位面试工作进行了进一步规范,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面试机制。一是切实发挥用人单位自主性。为确保用人单位选好人、用好人,我们规定面试由用人单位或主管部门组织,主考官由用人单位选派。人社部门则加强面试过程控制和管理,包括严把面试工作方案的审核关,规范面试各环节的具体操作,要求面试全程录音录像,人社部门及用人单位纪检监察部门派员全程监督等,既确保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自主组织面试、确定面试方式,又确保面试全过程在规定的程序和严密的监督下进行。二是严格规定考官结构比例。规定面试根据招聘岗位类别、数量设立若干面试考官组。每个考官组的考官不得少于7名,除主考官由用人单位选派外,其他6名考官按主管部门、组织人事考官、专业考官1:1:4的比例搭配。组织人事部门和专业人员考官从面试考官库中随机抽取,减少用人单位人为主观因素,增强面试专业度。三是采取更加灵活的面试办法。为体现事业单位专业要求,面试由用人单位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招聘管理岗位的,可采取结构化面试、演讲答辩等方式;招聘专业技术岗位的,可采取专业技能测评、实际操作能力测试等方式。如招聘教师岗位,可采取试讲的方式面试等,切实提高招聘实效。四是严格考官评分管理。参照公务员面试比较严格成熟的做法,规定面试过程中,考生不得泄露个人信息,考官不得离开评委席。面试考生答题完毕,考官当场评分。评分时,应客观独立、公平公正,不得商量或暗示,不得打关系分、人情分,并当场向面试考生宣布面试成绩,考官评定考生面试成绩不合格或特别优秀的,应在评分表上予以说明等等,规范考官行为。
二、建立面试考官库,打造高素质专业化考官队伍
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面试考官队伍是提高面试水平和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关键。2010年初,我市开始着手在全市遴选事业单位面试考官,建立考官库。我市事业单位面试考官主要包括两个分库,一个是组织人事部门考官分库,主要依托公务员面试组织人事考官分库,目前共有129名考官。另一个是专业考官分库,这是我们的建设重点。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加强专业考官队伍建设:一是拓宽考官遴选渠道,择优选用。在范围上,除了在市直各部门、行业和事业单位遴选外,把汕大、汕大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和其他驻汕单位也纳入范围。在专业上,努力扩大专业门类覆盖面,目前,我市事业单位专业考官共1300多人,涵盖教育、卫生、文化、经济、工程、农业等50多个专业门类。二是严格选用标准和程序,确保考官素质。在遴选考官入库时,我们严格选用标准,一是专业水平上,除船舶技术、体育教练、艺术、护理、医学影响技术等紧缺专业外,一般应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业务骨干;二是个人品格上,强调公道正派,遵纪守法,严守秘密;三是面试技术上,要求有较强的分析概括、判断与语言表达能力等基本素质。在选用程序上,由全市各单位推荐,经主管部门审核、筛选上报后,按照行业、专业类别遴选入库。三是实行动态管理,逐步优化考官队伍结构。按照考官从事的行业、专业类别进行科学分类,为面试提供专业对口的考官人选。同时,根据专业类别、数量,以及招聘岗位的需要,及时补充面试考官、更新考官库,实行动态管理,在增加“量”、提高“质”上下功夫,逐步建立起一支门类齐全、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考官队伍,为我市事业单位面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