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创造力、驱动力,更是吸引力、竞争力,是打造投资热土题中应有之义。2021年12月30日,广东省发布《2021年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评价结果显示,汕头等城市表现优秀,指出汕头主动对标先进,重点指标领域改革成效明显。近年来,我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发展大事来抓,营商环境有了显著改善,相关建设成就有目共睹。未来该如何优化发展环境当作汕头最亮的名片来培育,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成为政协委员们热议话题。
支持企业正常跨区迁移
企业的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长期以来不少有实力的企业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都会碰到跨区迁移难题,严重阻碍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因此,市政协委员吴燕珊建议,要进一步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遏制各区之间争拉税源,合理协调区县间利益,支持本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发展,引导和规范企业有序、自主流动,优化全市营商环境。
“我们可以出台汕头市企业跨区县迁移管理细则,探索建立互利共赢的主要经济指标协调机制和区域一体化财税分享机制和征管协调机制,并将政策申领情况纳入企业诚信评价,明确企业逃避性迁移的违约责任。把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对外招商引资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发展质量的关键举措,努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吴燕珊委员进一步指出,应建立健全汕头市企业迁移综合服务协调机制,加强对各区县企业迁移的协调、管理和监督,强化市区两级协同,坚持“全市一盘棋”,避免因属地化管理带来的地方保护弊端,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利益共同体构建。
简化企业迁移办理流程同样是吴燕珊委员重点关注的方面,她认为,应建立推动企业跨区迁移便利化的制度性安排,细化市内企业跨区迁移审批办理时限、职责划分、申请材料等要求。“由企业自行选择迁入地或迁出地登记机关提交材料,实现就近交件、远程办理、数据流转,即时核准,并发放营业执照。探索‘迁入一次办、迁出无须办、后续网上办’简易办理模式。”吴燕珊委员说。
建设数字政府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政府服务的效率和效果,是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中集中度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企业的满意度、获得感。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飞速发展,数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性、资源性作用日益明显。如今,政务信息数据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数据资产,市政协委员郑宗涛就建议我市要加快推进各类政务信息系统向政务云平台集中,实现汕头政务信息化系统快速部署和数据互通,努力破解“数字孤岛”问题。推动政务信息化云化,线上化、智能化。
当前,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已进入全面提升阶段,数字政府成为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一体化政府建设的重要助推器、提升治理智慧化水平的重要工具。郑宗涛表示,我市进一步加快营商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推动汕头市政务大数据中心建设。同时,对标国家、省的营商环境的各类指标,通过搭建汕头营商环境大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对我市营商环境进行评估,从而构建一套汕头营商环境的指标评估体系。并且,借助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将各行局采集到的数据形成评估报告并推送,为相关职能部门决策和督办提供数据依据,持续推动营商环境改善。
借鉴先进经验提升营商环境
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是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的“必答题”。近年来,汕头持续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为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加快建设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提供强有力支撑。不过,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仍存在一些影响营商环境的顽障痼疾。要真正把汕头打造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投资热土,市政协委员胡敏认为还需继续深入整治顽瘴痼疾,借鉴好经验好做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为此,胡敏认为部分政务审批事项可通过手机客户端、电脑网络平台远程办理,相应证照可通过政务平台自行打印。参考物流快递企业构建的信息化平台,实现申办人通过政务平台相应接入端口实时查询申办事项目前所处环节,并在系统设置催件及投诉等相关选项,可以有效防止审批事项被人为设置障碍或故意拖延。同时,也可以借鉴上海等先进地区的做法,大力推动网上立案等程序类工作更便捷高效,并进一步提高执行效率,确保生效判决书能够得到切实有效执行,促进司法环境的优化,助力提升我市的营商环境。
来源:汕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