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11440500006997534H/2021-01300
汕头市公安局
2021-10-27
聚力治摩电 铺就平安路
2021-10-27

聚力治摩电 铺就平安路

发布日期:2021-10-27  浏览次数:-


  2020年,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对广州白云、深圳宝安、汕头澄海等10个摩电交通事故多发的县市区进行挂牌整治。经过一年的努力,今年10月20日,省道安办宣布,广州白云、深圳宝安、汕头澄海等9个县市区圆满完成任务,顺利解除挂牌。

  记者了解到,挂牌整治期间,汕头澄海举全区之力开展摩电交通安全突出问题综合整治行动,开拓了摩电交通管理新局面。截至目前,澄海区摩电交通安全突出问题已基本解决,摩托车上牌率大幅提高,摩电行驶秩序明显改善,涉摩电交通事故数大幅减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向好。

  警企合作 从“头”治理

  “驾驶摩托车、电瓶车不戴头盔者,不允许进出厂区(公司)”“摩托车和电瓶车车主:安全出行,戴好头盔”。在汕头市澄海区广东南光影视器材有限公司门口,醒目的标语警醒着驾驶摩托车、电瓶(动)车上下班的员工们注意安全,佩戴好头盔。

  据统计,目前澄海区登记在册摩托车44.2万辆(含报废未注销及在外地使用),加上无牌无证摩托车约12.8万辆,全区摩托车保有量超55万辆。针对辖区摩托车保有量大、使用率高、涉摩托车事故多、不戴头盔驾驶多等实际状况,澄海公安交警部门利用辖区企业较多、员工较集中的条件,大力推进“警企联动、文明交通之从戴头盔做起”活动,发动企业共同参与佩戴头盔示范活动。对于未按要求佩戴头盔的企业员工,澄海交警现场向其讲解不戴头盔带来的安全隐患、违法成本和负面社会效应等。同时,严把安全关,对企业停车场内的摩托车进行检查,随机抽查企业员工驾驶证件,进一步强化员工的安全出行意识和文明交通意识。

  通过警企联动,汕头许多企业员工的交通安全意识均得到提高。汕头市全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科科长田景康告诉记者:“我们厂要求公司员工驾驶摩托车要保证证照齐全,遵守交通规则,不戴头盔或驾驶无牌车辆均会被拦在厂外,现在全厂120余名工人均自觉戴头盔,为自己安全负责。”

  部门联合 协同共治

  澄海公安分局发挥摩电整治主力军作用,落实全区14个派出所全部参与交通管理,建立多警种联勤联动协作机制,结合交通事故“减量控大”等专项行动,加强摩电常态化整治,每周开展统一行动3次以上,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挂牌整治期间,全区共查处摩电交通违法9.42万宗,扣留非法摩托车6.03万辆,先后两次集中销毁非法摩托车4.57万辆、三轮车563辆。

  同时,澄海公安分局牵头八个部门每周开展一场联合执法行动,先后开展清理整顿摩电交通乱象联合行动55场次,并深入乡村、小区排查报废、无牌无证等违法摩托车,拖移摩电“僵尸车”近4000辆。区城管部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督促沿街商店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规范摩电静态管理,清理违规投放的共享电动自行车。

  校园周边交通秩序也是澄海公安分局的整治重点。10月18日,澄海公安分局交警大队三中队联合东里镇东里小学举行“少年交警队”成立仪式。民警带领东里小学“少年交警队”队员,规范学习交通指挥手势,并为学生们上了一场生动的交通安全课。据了解,澄海公安分局切实深化“警家校”联动联勤工作机制,全区34所学校先后开展“校园交通微循环”示范工作,并按“一校一策”在全区各中小学校推广实施,有效改善了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环境。同时,建立摩电违法抄告制度,将学生涉摩电的交通违法行为登记备案并抄送至学校开展再教育。

  源头监管 行业整治

  摩电源头管理方面,澄海区从销售、加油、维修等多个层面加强监管,从源头上降低摩电事故风险,大力遏制涉摩电交通事故发生。各镇街强化源头管理责任,落实创文路长制和交通网格化管理,实施摩电户籍化管理,进村入户督促,提示群众积极办理摩托车上牌、考取摩托车驾驶证。澄海交警加大力度开展摩电入户登记工作,提高摩电上牌率。2020年9月,正式启动摩托车“带牌销售”工作;11月正式开放办理轻便摩托车注册登记业务;2021年6月实施电动自行车登记入户工作,目前,全区已办理入户上牌电动自行车3900辆。交通运输部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调整公交线路4条,增设公交专线1条,优化群众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压减群众对摩电需求。

  澄海区牵头开展摩托车维修行业整治,引导落实维修店拒绝为无牌无证摩托车提供维修服务,取缔无证经营摩托车维修点2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强对电动车生产销售环节监督管理,督促企业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共立案查处违规经营2宗。发改部门建立监督检查制度,积极落实各加油站拒绝为无牌无证、未配备安全头盔的摩托车提供加油服务,共检查加油站422户次,约谈提醒违反规定的加油站8家。交警部门同时加强和规范快递外卖行业管理,查纠整改外卖配送骑手涉摩电交通违法行为,发挥配送、物流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

  以建促管 保障路权

  交通设施建设同样影响摩电整治的成效。澄海区创新以建促管的方式,进一步保障摩托车、电动车路权,规范摩电交通秩序。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统筹推进农村“两站两员”“平安村口”建设,夯实农村摩电管理基础设施,优化农村摩电车辆通行条件。挂牌整治期间,澄海区完成70个“平安村口”建设,全区建成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劝导站196个,并均实现实体化运作。

  澄海区开展路口隐患治理,挂牌督办国道324线金山路口等3个发生涉摩亡人交通事故路口的隐患治理,增设路口交通信号灯,提升国道324线城区路段、澄江路等5条示范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保障了摩电通行路权。同时,增设停车泊位,新增摩托车停车位2万个,施划路口“安全盲区”警示标识区,在全区44个主要平交路口176个方向设置施划大型车辆“安全盲区”警示标识,降低交通安全风险。

  优化驾考 便民利民

  针对群众反映的办理摩托车注册登记慢问题,澄海交警加班加点、增设业务窗口。据统计,2020年6月以来,全区共办理摩托车登记入户4.1万辆。同时,将摩托车驾驶证考试场次增至每月不少于16场次,进一步优化摩托车驾驶人考试程序。今年2月,落实摩托车驾考下乡工作,在溪南镇、上华镇分别建设摩托车驾驶人考场,方便农村群众就近考取摩托车驾驶证,减少摩托车无证驾驶违法行为。挂牌整治期间,共有2.12万人通过科目考试领取到摩托车驾驶证,有效解决驾考学员积压问题。

  摩电整治同样需要群众的合力共治。澄海交警全力营造“摩电整治、人人参与”的浓烈氛围,结合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一盔一带”安全宣传工作,开展“警企联动文明交通”“珍惜生命、关爱老年人”“小手拉大手”等主题宣传活动,加强“一老一小”等特定人群警示教育和正面引导,推行摩电轻微交通违法举牌劝导活动,让摩电违法当事人协助民警纠正不文明交通行为,维护通行秩序,提升摩电驾乘人员交通安全意识。此外,印制10万份宣传提示标识,在路面执勤、入户宣传和摩托车车主提交新车查验时,将提示标识粘贴在摩托车显眼位置,警醒驾乘人员自觉抵制交通违法行为。

  

2021-10-27《南方法治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