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头市发展和改革局 > 专栏建设 > 党务工作
分享到:
发改党务简报――学习十九大专刊 (5)
  • 2018-01-17 15:57
  • 来源:办公室
  • 发布机构:办公室
  • 【字体:
  •  

    学思践悟 主动作为
    为汕头全面振兴、协调发展贡献力量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纪桂玲
    2017年11月30日 

      党的十九大,深刻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标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方位,凝练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令人心潮澎湃,催人振奋,同时也感触颇多。下面是我围绕本职工作,结合多年来的实践感悟的一些粗浅的学习体会和工作思考。
      一、从新的高度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新内容
      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丰富、统揽全局,对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进行全面总结和战略部署,既是一份高瞻远瞩的政治宣言,又是一份科学务实的行动纲领。通过学习研读,我感受最深刻的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强化了理想信念。党的十九大报告开篇就对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进行了诠释,那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通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和追求,体现了强烈的党性意识和政治本色,让我们在思想中、生活中、工作中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更加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忠实实践者,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二是做出了重大判断。党的十九大报告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出发,对国家发展与人民发展进行了全面总结、深刻剖析,科学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使我们对所处的发展阶段、肩负的使命任务有了更为清晰和自觉的认知,对于全党、全国人民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接续奋斗是巨大的鼓舞和鼓励。
    三是提出了思想体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有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制度变革的理论基础,也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进程的历史底蕴,还针对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根本性、长远性的指导作用。
    四是提出了发展目标。党的十九大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并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党建等领域的具体工作作出了新部署,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对人民的担当,又体现了大国政党和对中国发展的坚定信心,将会极大地提振国民信心,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二、以新的作为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任务
      日前召开的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对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和再推动。作为发改局党组成员,更应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到实处,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中心,为汕头全面振兴、协调发展贡献力量。具体到实践中,我认为最关键是要做到“三个作为”。
      (一)在学深悟透上有新作为。非学无于广才,非学无以强能。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工作中没有一成不变的工作方法,也没有普遍适用的发展经验,所以要按照《中共汕头市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通知》和《中共汕头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总体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全面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党的理论知识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和行动,强化敢为人先、开拓创新意识,增强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能力,确保科学性、系统性、战略性地开展工作。
      (二)在再谋新篇上有新作为。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当前,汕头站住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发改局作为宏观调控和综合经济部门,必须认清形势,明确任务,自觉把汕头的发展置于全省、全国大格局中去思考和谋划,方能确保重点工作有序推进、有效落实。对我而言,一是按照“十三五”规划和党的十九大报告总体要求,从明年年度目标、盘点政策项目、完善工作思路着手,积极谋划明年全市经济工作思路,努力拿出符合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精神,符合汕头实际、符合百姓期盼的工作计划,为汕头新一轮发展夯实基础。二是根据中央、省有关建立健全“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机制的要求,加紧出台《关于汕头市建立健全“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机制的意见》,加快完善“十三五”规划展示和管理系统,进一步强化规划纲要有效实施。三是根据陈良贤书记关于建设“一湾一岸两河三平台”的战略构想和战略要求,结合今年我局牵头组织的大汕头湾区经济建设研讨会、迎接高铁时代研讨会成果,形成推进“一湾一岸两河三平台”建设的初步意见。在此基础上,摸清“一湾一岸两河三平台”各片区交通、市政等设施建设现状,引进项目落地建设、产业承载现状,沿海沿河生态和人文现状等情况,做好编制《汕头市“一湾一岸两河三平台”建设实施纲要》的组织协调工作,谋划构建以汕头湾为核心、以东海岸新城为前沿、以新津河和梅溪河景观规划建设为联结、以“一一三五六六”工程为支撑的“一湾一岸两河三平台”城市新格局,拓展城市和产业发展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
      (三)在实干担当上有新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除了要对报告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有所思,有所悟、有所用,更要融会贯通到具体工作中。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提到的“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等要求,对汕头发展改革工作提出新要求。在具体工作中,不仅要善于关注大局,正确把握趋势,为汕头经济高开高走出谋划策,更要围绕规划研究、区域协调发展、重大建设项目管理跟踪、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以及总体把握价格趋势和宏观调控等分管工作,进一步增强宏观思维、统筹谋划和解决问题能力,巧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是组织实施全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5”行动计划,谋划并推动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任务,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新兴产业,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实体经济优化结构,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二是按照市委确定的“目标任务不能变、工作力度不能减、发展速度不能慢、经济指标不能掉、综合排名不能降”要求,坚持行调度会商、预期调控、督查督导、考核评价等工作制度,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坚持“账、单、表、图”工作制度,加强汕湛高速、揭惠高速、潮汕环线、厦深联络线、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广澳深水港区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度跟踪,带动省、市重点项目实现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不断扩大有效投资。三是通过开展对标厦门、学习先进活动,学习借鉴厦门等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标准,抓紧组织起草《汕头市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力争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通过组织开展对标专项工作,推动建立健全与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打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高效廉洁政务环境、公正透明法律政策环境,开放包容人文环境,建设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四是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目标,就推动华侨试验区、国家级高新区、临港经济区“三大平台”建设和产业发展,及时有效开展相关跟踪调研,努力推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进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使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跨境电商等产业向规模化、集聚化发展,为汕头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附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发展和改革局(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