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湾两岸“美容师”顶烈日护容颜
海天一色的汕头内海湾,全自动保洁船和人工操作打捞船组成海上保洁“舰队”,全力守护一湾两岸的碧海蓝天。当前正值汛期,加之上游遭遇洪涝灾害开闸泄洪,内海湾的海漂垃圾数量激增。水上“美容师”们冒着烈日,每天按照潮汐变化,围绕礐石大桥西侧三江出海口交汇处至海湾大桥(含妈屿岛周边)之间距岸300米水域往返作业,加班加点打捞海面漂浮垃圾,汗流浃背清理岸基浅滩垃圾杂物,维护内海湾的美丽“容颜”。
上午9时许,气温已飙升至近30°C。北岸水域保洁船船长郑泽斌带领队员,在北岸水域巡回打捞保洁。上游大量的垃圾杂物随水流漂浮至此,经海水浸泡的垃圾重量成倍增加,他们每天要清理5、6吨垃圾,多达平时的5倍。垃圾浸水后重量不止翻番,小船捞一网兜就约60斤,人工打捞特别费劲。
沿岸码头、浅滩众多,形形色色的垃圾在潮汐作用下聚集形成卫生死角,给水上保洁工作带来了不小难度。郑泽斌对此深有体会,有些水域太狭窄,全自动保洁船进去不了,人工操作打捞船就派上用场靠边打捞,“有时保洁人员还得伸长手臂把身子往前探,才得够得着把角落里的垃圾打捞出来。”
浩瀚的大海上毫无遮挡物,经太阳暴晒,海面上热气蒸腾。水上保洁员们头顶烈日,个个被晒得满头大汗,衣服一抓全是汗水,有时候汗水流到眼睛里,非常难受。他们头戴遮阳帽、身穿长袖长裤做足防护措施,抵御酷热的侵袭,每人出船都至少带两大瓶水,及时补充水分预防中暑。
而在内海湾南岸,全段有一半以上是岸基浅滩带,徒手捡拾清理浅滩上礁石间滞留垃圾是水上保洁重点工作之一。临近中午,海边礁石被烈日晒得滚烫,保洁员手戴手套、脚蹬水鞋,认真清理垃圾。由于浅滩与路面落差达6米,他们从简陋的木梯攀爬上下,“蚂蚁搬家”式捡拾搬运浅滩垃圾。
“近期浅滩上面的垃圾特别多,我们用手捡、用耙子扒,然后装到袋子里,用绳子慢慢拉上岸。”南岸岸基浅滩保洁队长高小群告诉记者,身为岸基浅滩保洁员,他们每天都在礁石上、泥沙中与垃圾奋战,忍受垃圾在海水浸泡后腐烂散发的臭味,全身时常被汗水浸湿,“身上湿了干,干了又湿”。
尽管戴着手套干活,石缝中暗藏的玻璃碴子、鱼骨等尖锐物品,稍不注意极易扎伤保洁员双手。在烈日暴晒下劳作,有时突遇强对流天气,他们也只是躲雨稍作休息,待雨停后很快又投入新一轮的忙碌。
市余泥渣土管理所水上环境卫生管理股股长任倩倩表示,为应对汛期叠加上游开闸泄洪带来的大量海漂垃圾,内海湾南北两岸保洁公司每天出动全自动保洁船和人工操作打捞船共6艘,投入四五十名船上打捞人员和岸基浅滩捡拾人员,根据潮汐变化以“大船+小船+人工”的作业方法实施打捞、清理。该所采取视频监控、沿岸巡查等方式加强监管,要求作业公司增加出海频率,延长作业时间,尽全力维护海面洁净,保障汕头内海湾的美丽风光。
据任倩倩介绍,最近高温天气,海面保洁作业非常辛苦,相关管理部门也多措并举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积极应对夏季高温天气。该所要求作业公司切实采取防暑降温措施,为环卫工人提供清凉饮料、莲花峰茶、绿豆汤以及防暑药品,保障环卫工人海面露天作业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来源:汕头融媒集团、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