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作秘密遇上人工智能:警惕高效背后的数据外泄风险
人工智能(AI)技术作为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已在政务、金融、制造等领域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决策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AI的深度应用既是机遇,也更加考验治理智慧。2023年以来,商业机构、政府部门在使用人工智能时因操作不当或管理疏漏引发的泄密事件屡见不鲜,严重威胁公众个人隐私、企业竞争力,甚至是国家安全。
使用AI方式不当造成泄密的最主要的方式是:直接将未脱敏的工作数据输入在线公共AI,让AI处理数据辅助工作。以三星公司商业机密泄露事件为例,半导体部门员工为提升解决技术问题的效率,将涉及设备测量数据库的源代码、产品良率优化程序等敏感信息直接输入ChatGPT,导致这些信息被AI服务商OpenAI掌握,对三星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半导体行业中的地位造成深远影响,并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一旦将工作秘密有关数据发送给在线公共AI工具,将造成不可逆转的泄密。数据一经输入,即便事后将输入记录删除,已经输入的数据也将成为AI的“记忆”留存,并作为AI答复其他公共AI使用者提问的“参考答案”。
作为机关工作人员,应时刻绷紧保守工作秘密的弦,认清使用AI的数据安全边界,确保AI真正成为工作提质增效的“助推器”,杜绝形成数据安全的“突破口”。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