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头市司法局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分享到:
汕头市多措并举助推涉外涉侨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
  • 2025-08-10 18:47
  • 来源:汕头市司法局
  • 发布机构:汕头市司法局
  • 【字体:
  •   自去年我省召开2024年涉外法治建设工作会议以来,汕头市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涉外法治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将涉外法治建设与侨乡优势紧密结合,高位统筹推进,以一系列“组合拳”一体推进涉外涉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服务和法治人才培养,积极构建涉外法治工作大协同格局,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动涉外涉侨法治建设取得更大成果。

      高位推动凝聚涉外涉侨法治建设合力

      汕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涉外涉侨法治建设工作,将其作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抓手,认真谋划部署推动涉外涉侨法治建设工作。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将涉外涉侨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召开会议听取涉外涉侨法治建设重点任务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印发实施涉外涉侨法治建设年度重点任务工作方案,部署十五项具体工作举措,推动各地各单位形成工作合力。市政府举办法治专题学习讲座,邀请中山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瑛教授以“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建设”为题作辅导报告,切实提升领导班子对涉外涉侨法治建设工作的认识。市委依法治市办召开汕头市涉外涉侨法治建设工作座谈会,围绕涉外涉侨法治建设开展两轮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外经贸企业、与有关单位进行座谈交流等形式推进涉外涉侨法治建设工作。今年1月,汕头市司法局涉外法治工作科获市委编办批复成立,成为粤东西北地区市级层面首家涉外涉侨法治工作专门机构,这标志着汕头涉外法治工作开创新局面、迈出新步伐。

    图片

    (汕头市涉外涉侨法治建设工作座谈会)

      深耕细耘提升涉外涉侨法治建设质效

      制度体系日益完善。汕头用足用好特区立法权优势,将法治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在已出台华侨房地产权益保护、华侨试验区、跨境电商等涉外涉侨特区法规的基础上,紧扣潮汕传统民居、侨批等联系海外潮籍侨胞纽带作用,出台《汕头经济特区潮汕传统民居保护条例》,并将《汕头经济特区华侨华人投资促进条例》列入2025年立法工作计划预备项目,开展立法调研起草工作,有效发挥立法保障侨权侨益作用。同时,开展涉外涉侨领域立法研究和探索,完成《汕头市华侨权益保护的实践与完善》《完善华侨权益立法司法联动保护助力汕头构建高水平涉侨法治保障的建议》等研究、决策咨询报告,为加强华侨权益保护立法提供理论参考。

      执法司法初显成效。市公安局充分发挥三个外籍人才服务站作用,为华侨华人和外籍人才提供出入境咨询、办理签证和居留许可、办理境外出生的华侨子女在汕入户国籍确认等服务,获得广泛好评。同时,市科技局、市公安局联合建设“外籍人才服务专区”,将工作许可与居留许可审批环节减少67%,办事平均跑动次数由3次减至1次。市法院联合汕尾、潮州、揭阳三地法院签署《关于建立涉侨权益司法保护协作机制的框架协议》,牵头建立涉侨权益司法保护协作机制,发布涉侨审判工作白皮书、典型案例,并于今年8月1日发布首份中英葡三语版《涉外涉侨民商事案件诉讼指南》;全市共选任产生19名涉侨人民陪审员,实现六区一县全覆盖,其中首个涉侨人民陪审员参与的涉侨案件在潮南法院开庭。市检察院积极探索“代表 + 检察”监督新模式,围绕福成批局旧址等涉侨文物保护开展公益诉讼专项监督,牵头举办“法治之力助推侨乡振兴”专题研讨会,凝聚涉侨保护合力。

    图片

    (市法院发布首份中英葡三语版《涉外涉侨民商事案件诉讼指南》)

      公共法律服务日趋优化。着眼为“侨”服务,打造为侨服务阵地,充分发挥汕头市涉侨法律服务中心作用,依托市、区(县)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3个涉侨纠纷化解工作联络点及9个涉侨纠纷调解工作室等实体平台,提供优质高效公共法律服务。自去年以来共办理涉外涉侨法律服务5200余件。组织涉侨诉讼服务、涉侨法律服务等服务资源正式入驻“潮汕家园”小程序及市侨商投资企业协会网站等网络平台,为广大侨胞侨眷提供线上涉外涉侨法律服务。印制涉侨法律服务指南,分发至全市所有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高我市涉侨法律服务知晓率。推行涉侨公证“一站式”服务,加强涉侨服务窗口建设,对涉侨业务实行绿色通道。加强涉外涉侨法治宣传,将涉外涉侨法治宣传纳入“八五”普法规划、普法与依法治理年度工作要点。开展靶向普法,举办“韩江潮起·侨乡扬帆·逐浪全球新赛道——中美经贸背景下汕头企业跨境发展的破局之道”主题讲座,为企业“扬帆出海”提供智慧支持与战略指引。举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布局与风险防范专题研讨会,助力企业筑牢知识产权保护屏障。举办“依法护侨 以法兴企”——涉外涉侨法治宣讲系列活动,多措并举助力企业提升应对风险能力,为汕头企业出海保驾护航。

    图片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布局与风险防范专题研讨会)

      企业法律服务供给日渐精准。紧扣企业法律服务需求,市商务局联合市司法局开展2024年全市商务法律服务月活动,助力企业有效规避投资法律风险,并于今年对全市重点外贸企业开展调研,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及外贸出口情况。深化“会展+涉外法治”融合模式,组建涉外涉侨法律服务团进驻第二十二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第十届世界潮商大会活动现场,组建律师服务团全程驻点护航第四届潮汕服博会,全程为137届广交会参展的汕头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发挥涉外涉侨律师作用,组织知识产权律师服务团走访澄海玩具协会,推动市律协与澄海玩具协会合作签订框架服务协议。推动市律协主动对接泰国和平促进总会等东南亚六大侨团,建立律侨联谊微信群,在线为东南亚侨胞解答法律问题,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专业的法律帮助。聚焦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成立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汕头分中心,推进全市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组建涉外知识产权维权专家库,编制海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指南和申请指引,为汕头“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和纠纷应对指导服务。今年,汕头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涉侨知识产权纠纷化解工作联络点的基础上,开设“涉侨知识产权服务窗口”,为广大归侨侨眷、海外侨胞、侨企在汕提供“一站式”知识产权维权服务。 

      育才强基筑牢涉外涉侨法治建设发展根本

      我市注重涉外涉侨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多渠道培育涉外涉侨法治工作队伍,在组建汕头市涉外涉侨法治人才专家库、涉侨人民调解专家库、涉侨公证人才库等基础上,今年出台《汕头市涉外涉侨法治人才专家库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人才管理。市法院狠抓涉外涉侨审判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涉外涉侨审判队伍综合履职能力,目前,全市法院涉外涉侨审判队伍105人,其中员额法官43人,队伍平均年龄37岁,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20人。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等部门加强涉外涉侨法治人才培养,积极推荐律师参加各项涉外涉侨法律服务培训和交流活动,开展专题培训,不断提高涉外涉侨律师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目前,我市有1名律师入选国家、省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库,1名律师入选省律师协会涉外律师先锋人才库,20名律师入选省律师协会涉外律师新锐人才库,1名律师获得澳大利亚注册外国律师执照,1家律师事务所入选省律师协会涉外律师事务所库。此外,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与交流,依托汕头大学法学院协同培养涉外涉侨法治建设人才,打造涉外法治人才新高地。汕头大学法学院代表队在“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中国赛区选拔赛荣获全国一等奖,连续四年代表中国高校赛队参加全球总决赛,在国际赛场上与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同场竞技,并取得最佳综合书状奖。

      

    图片

    (汕头大学法学院参加“杰赛普”国际模拟法庭比赛中国赛区赛事师生合影)

      下来,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有关涉外法治建设部署要求,强化组织领导,多措并举,一体推进涉外涉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服务和法治人才培养,加快形成涉外法治工作大协同格局,以高质量涉外涉侨法治建设保障汕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