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头市司法局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分享到:
调解人员进景区 化解“游”愁零距离
  • 2024-12-02 20:08
  • 来源:汕头日报
  • 发布机构:汕头市司法局
  • 【字体:
  •   近年来,随着汕头美食、英歌舞、海岛等文旅标签在各大网络平台频繁出圈,展会、演唱会等文旅活动持续发力,我市已成为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大批游客的到来,对各景点服务提质、维护旅游消费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阶段来,我市司法部门加强文旅法治宣传教育,促进“法治+文旅”深度融合。其中,澄海区司法局主动对接各镇(街道)“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先后在隆都和莲华两镇成立旅游纠纷调解工作室,积极探索建立旅游行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新机制,营造优质的旅游消费保障环境。记者从市司法局了解到,这是我市首次在景区景点成立与旅游相关的纠纷调解工作室。

      图片

      澄海区隆都镇近年来趁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已经从乡村旅游规模化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推出前美村“百千万工程”示范带、万里碧道、百年精品侨宅等多条旅游精品路线。为适应景区游客多、人员流量大的情况,更好地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澄海区司法局把化解涉旅矛盾纠纷作为旅游产业提档升级的重要环节,于今年6月在隆都镇成立旅游纠纷调解工作室,隆都镇司法所、派出所、当地村治保人员及广东法标律师事务所分别选派具有丰富调解经验的工作人员作为调解员。记者获悉,该工作室设立以来先后化解了3宗矛盾纠纷。

      图片

      游客A在排队进入景点时,游客B插队引起A的不满,双方因此发生口角,调解员发现后主动调解。经询问,确定B当时为了尽快进入景区而插队的事实,调解人员对B进行文明旅游知识教育,并让其当场向A道歉,双方达成和解。游客温某在自动售卖机购买饮料时,发现购买的饮料无法取出便用脚踢了机器,管理人员发现后要求温某赔偿机器损坏费用,双方发生口角。调解员接报后到达现场,经检查机器损害程度较小,调解员一边对温某进行教育一边劝说管理人员,最后管理方同意免去游客赔偿,纠纷就此化解。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发现问题时,工作人员齐心协力,确保矛盾纠纷‘不出圈’,尽最大可能将旅游矛盾纠纷消弭于萌芽中,助力隆都旅游从‘网红’向‘长红’发展。”

      与此同时,今年10月,在澄海区司法部门的推动下,莲华镇于西浦村景区设立莲华镇调委会派驻旅游纠纷调解工作室,打通涉旅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该工作室刚成立不久便遇到“情况”——11月份正是当地桃花林的赏花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某日游客薛某和游客董某因停车位发生纠纷,旅游调解工作室调解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迅速平复双方当事人的情绪,安抚好双方后贴心为其解决停车问题。“感谢调解员为我们解决了矛盾,让我们感受到潮汕速度和温度!”来自外地的这两名游客对莲华镇旅游调解工作室的调解员赞赏有加。

      “我们在全力做好景区解纷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法治+’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径。一边积极拓展普法宣传工作,倡导景区商家合法经营、依法维权的理念;一边引导游客崇德尚法、自觉遵纪守法,并第一时间为游客提供专业化、高效化的法律服务。通过将司法行政服务延伸至景区最前沿,推动‘法’‘旅’融合发展。”澄海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何以“法治服务群众、助力旅游提档”为核心,有效快速地化解旅游景点区的矛盾纠纷?我市法律界人士建议,推动我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首先,健全法规政策体系,确保“游”法可依。其次,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确保“游”法必依。加强对文旅设施、道路交通、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执法监督,有效治理强迫购物、欺客宰客、维权难等旅游乱象,依法保障市场经营主体和市民游客的合法权益。最后,优化公共法律服务,确保“游”愁速解。积极探索设立涉旅游纠纷调解组织,打造更多的旅游纠纷调解室,及时化解涉旅矛盾纠纷,切实维护汕头文旅的良好形象。

      来源:汕头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