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以来,市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视察广东、视察汕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关于创建“四强”党支部的工作要求,对标对表抓好创建,不断增强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推进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局机关党委即日起对我局“四强”党支部创建情况进行集中宣传,供各党支部互相学习借鉴,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效能,登高望远、奋力争先,为汕头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立法工作党支部
市司法局立法工作党支部由立法一科和立法二科组成,支部党员有5名,主要承担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的起草或者组织起草、审查等政府立法工作,以及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工作。党支部以创建“四强”党支部为抓手,不断促进党建与立法工作深度融合,先后被评为汕头市直机关模范机关创建先进集体、市司法局先进基层党组织;支部多名同志先后被评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先进个人、广东省立法工作专业人才、市司法局优秀共产党员等。
强化理论武装,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
党支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汕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将政治学习融入支部日常工作,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学习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引导支部全体党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更好履职尽责,将党的领导全面系统整体落实到支部党建、地方立法的全过程各方面,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到立法具体实践中。
建设队伍,打造新时代立法工匠
立法科室年轻同志占三分之二,支部以打造政治上过硬、业务素质高,既相对开放、又相对稳定的立法专业队伍为重点,创建“立良法 促发展”党员责任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与业务能力双提升,培养锻炼高素质立法队伍。将立法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通过参加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司法行政大学堂”、全省立法培训和粤东片区基层立法联系点交流研讨会和参与立法项目等实践锻炼,让年轻同志迅速成长为立法工作的“行家里手”,以过硬的政治素质、专业能力和工作作风抓好任务落实。如结合乡村振兴实施、居民二次供水、练江治理、建筑垃圾管理等重要立法工作扎实组织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高质量发展,支部在行动”等实践活动,让年轻同志不断加强学习、深入思考问题、做好沟通协调等,使党性修养、思想境界、能力水平、责任担当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提升。
围绕中心,以高质量立法推动汕头高质量发展
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法工作的重要论述,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全过程各方面,主动服务和保障汕头改革发展大局。2023年以来,聚焦服务推进“百千万工程”、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绿美汕头建设和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共审查并通过市政府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法规草案15件,推动制定、修改、废止政府规章5件,审查各类规范性文件225件,推动政府立法在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在数字经济促进、科技创新、跨境电子商务促进、内海湾保护、海绵城市、潮汕菜特色品牌促进等一批法规规章立法促进和保障下,我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2023年中国(汕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在省考核评估中位列第三;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七百五十多家,六百多家企业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创历史新高;我市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成功举办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南澳科学会议、世界潮汕菜大会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展会;华侨试验区全力打造数字经济特区核心区,已吸引数字经济企业超四百家;澄海玩具跨境供应链数字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城市生态持续向好,顺利通过国家海绵示范城市建设考核,编制首部汕头内海湾保护与发展规划等等,以高质量立法推动汕头高质量发展。
服务群众,用法治保障群众安居乐业
党支部深入贯彻立法为民理念,坚持问题导向,按照“急用先行、突出特色、切合实际、注重实效”的要求,大力推进“小切口”“小快灵”立法,在民生福祉制度供给方面持续发力,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对立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盼,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看得见的平安,摸得着的幸福”。例如推动出台城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加强二次供水设施建设管理,以立法守护城市公共供水的最后关卡,提升群众用水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及时组织修订市级储备粮管理办法,为确保市级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推动征地管理条例的修订,针对征地流程、补偿安置等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入研究提出立法对策,切实维护被征地对象的合法权益。在立法过程中,采取走访调研、座谈、网络征集意见、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民意,去年以来共组织开展基层立法调研32场次;同时推进设立市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2023年至今已通过联系点征集到反馈意见158条,有效拓展公众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渠道,解决好法治通达群众、通达基层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供稿:局机关党委、立法工作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