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加强对流通环节食盐、粿面、牛肉丸等食品的监管,确保市场食盐、粿面及牛肉丸等食品质量安全,汕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了《2018年流通环节食盐、粿面、牛肉丸食品专项监督抽检计划》(汕食药监〔2018〕131号),对辖区内流通环节的食盐、粿面、牛肉丸进行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抽样检验。从2018年10月19日至12月15日共完成食品抽检85批次,合格80批次,不合格5批次,合格率为94.12%。其中食盐抽检25批次,合格25批次,合格率为100%;粿面抽检40批次,合格35批次,不合格5批次,合格率为87.5%;牛肉丸抽检20批次,合格20批次,合格率为100%。粿面抽检不合格项目为苯甲酸、硼酸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对抽检不合格食品依法实行下架、封存、召回等防控措施,并对生产经营不合格食品的经营单位依法进行调查、处理。
附件:1.汕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8年(第十五期)食品监督抽检合格明细表(汕食药监〔2018〕131号)
2.汕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8年(第十五期)食品监督抽检不合格明细表(汕食药监〔2018〕131号)
综合分析:
1. 苯甲酸
食品防腐剂是抑制物质腐败的添加剂,它能在不同情况下抑制最易发生的腐败作用,特别是在一般灭菌作用不充分时仍具有持续性的效果。因此,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绝大多数饮料和包装食品想要长期保存,往往都要添加食品防腐剂。在我国,目前食品生产中使用的防腐剂绝大多数都是人工合成的,使用不当会有一定的副作用,有些防腐剂甚至含有微量毒素,长期过量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目前在我国食品行业中最常见的防腐剂主要是苯甲酸、山梨酸和脱氢乙酸等。
2.硼酸
硼砂、硼酸作为用途广泛的化学原料,在食品方面也曾被应用,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开展,硼砂、硼酸在食品应用方面的毒副作用不断被发现,所以,我国已经禁止在食品中使用此类物质。
连续摄入硼酸会在体内蓄积,妨害消化道内酶的作用,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抑制营养素的;短期摄入太多有可能急性中毒,引起呕吐、腹泻及腹痛等症状。
消费建议:
1.消费者购买食品时,应优先选择在信誉良好的食品经营企业,特别是政府公布抽查合格的食品市场流通环节服务企业购买,尽量不要在未取得经营许可证的商家购买食品。
2.即时关注当地食药监部门定期公布的抽查结果公告,避免到抽查不合格的食品经营食品购买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