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广东省市场监管局2020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的通知》(粤市监协调〔2020〕42号)和《汕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年广东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汕头市实施方案》(汕市监办字[2020]84号)、《汕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实施方案》(汕市监办字[2020]86号)、《2020年广东省食品安全监督(食用农产品)抽检计划汕头市实施方案》汕市监办字[2020]161号)的通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对辖区内的食品生产企业、流通领域、餐饮服务环节进行食品安全监督抽样检验,从2020年10月1日到2020年10月30日共完成食品、食用农产品(该项从2020年8月26日开始抽检)及餐具的抽检共1326批次,合格1318批次,不合格8批次,合格率为99.40%。本次抽检不合格项主要是:食品“营养麦片(蔬菜蘑菇)”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粉丝”脱氢乙酸及其钠盐;食用农产品“豇豆”氧乐果、水胺硫磷,“豆芽”4-氯苯氧乙酸钠,“苦瓜”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白贝”氯霉素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市场监管部门立即对抽检不合格食品及食用农产品依法实行下架、封存、召回等防控措施,并对生产、经营不合格食品及餐具单位依法进行调查、处理。
附件1 2020年食品监督抽检(第十二期)合格明细表(汕市监办字)86号.xls
附件2 2020年食品监督抽检(第十二期)合格明细表(汕市监办字)84号.xlsx
附件3 2020年食品监督抽检(第十二期)不合格明细表(汕市监办字)84号.xlsx
附件4 2020年食品监督抽检(第十二期)合格明细表(汕市监办字)161号.xlsx
附件5 2020年食品监督抽检(第十二期)不合格明细表(汕市监办字)161号.xlsx
综合分析
1、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一般是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及致病菌这几个指标,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工作中,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食品微生物超标可能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加速食品腐败变质,产生毒素,人体食用后可能会引起呕吐、腹泻和胃肠炎等消化道疾病危害。
造成微生物指标超标的主要原因有几点:一是生产所用的原材料或是分装的半成品储存条件不好且储存时间过长,造成原材料腐变;二是生产厂家不重视生产环境、设备及生产人员卫生等外在条件的控制,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受到了污染;三是生产厂家没有进行危害关键点的分析控制等质量活动;四是产品包装密封性能差,造成产品受到污染。
2.防腐剂
食品防腐剂是抑制物质腐败的添加剂,它能在不同情况下抑制最易发生的腐败作用,特别是在一般灭菌作用不充分时仍具有持续性的效果。因此,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绝大多数饮料和包装食品想要长期保存,往往都要添加食品防腐剂。在我国,目前食品生产中使用的防腐剂绝大多数都是人工合成的,使用不当会有一定的副作用,有些防腐剂甚至含有微量毒素,长期过量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目前在我国食品行业中最常见的防腐剂主要是苯甲酸、山梨酸和脱氢乙酸及其钠盐等。
3、氯霉素:
氯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人体长期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者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灰婴综合症等。造成原因一是在水产品养殖过程中违规使用;二是在运输过程中违规使用。
4、氧乐果
氧乐果属于有机磷类杀虫剂,具有较强的内吸、触杀和胃毒作用,主要用于防治吮吸式口器害虫和植物性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9)中规定,氧乐果在豆类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2mg/kg。少量的农药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可能是菜农对使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不了解,从而违规使用或滥用农药。
4、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
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属拟除虫菊酯类农药。GB 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规定,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最大残留限量在瓜类蔬菜(黄瓜除外)中的最大残留量为0.05mg/kg。氯氟氰菊酯属中毒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含量过高或长期暴露对人体会有一定的健康隐患。水果、蔬菜中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超标主要是在喷洒使用农药配比含量过高、喷洒后雨水淋洗时间短、降解周期未到及采摘周期短造成农药的残留量过高。可能是菜农对使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不了解,从而违规使用或滥用农药。
5、水胺硫磷
水胺硫磷为有机磷杀虫剂,兼具胃毒和杀卵作用,主要用于防治果树、水稻和棉花害虫。《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6)中规定,水胺硫磷在豆类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5mg/kg。水胺硫磷属于高毒农药,主要通过食道、皮肤和呼吸道引起中毒。少量的农药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可能是菜农对使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不了解,从而违规使用或滥用农药。
6、4-氯苯氧乙酸钠
豆芽:4-氯苯氧乙酸钠项目不合格的原因有:1. 生产商法律意识薄弱、不了解相关国家法律法规、标准,一味追求产量而非法添加该物质。2.不法生产商为了促进生长、增加产量,在生产豆芽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非食用添加剂4-氯苯氧乙酸钠。3.销售商不能有效把控进货质量关,采购来源不明豆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