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汕头制造・国企年轮|走进造船厂的故事
  • 2025-09-29 21:58:50
  • 来源:本网
  • 发布机构:
  • 【字体:

  •   编者按: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汕头国资”公众号特别推出“汕头制造・国企年轮”专栏,邀您品读波澜壮阔的汕头国有工业企业历史。汕头是中国东南沿海最先发展工业的城市之一,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工业史。新中国成立后,国有资本始终扮演着关键角色,从初期的艰难起步,到改革开放后的技术革新、结构调整,再到如今在新时代浪潮下的创新转型,国有企业不断突破,在诸多领域创优争先、服务大局,为汕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机器轰鸣与焊花飞溅的交响中,在图纸数据与钢筋铁骨的对话里,汕头船舶修造事业历经沧桑巨变,从造木质船到水泥船,再到具备万吨级船舶建造及钢结构工程施工生产能力,依海而生、向海图强的汕头造船人,将造船的技艺刻入血脉,将航海的梦想写满潮汐。本篇邀您一同回望汕头市造船厂有限公司的历史与荣誉,展望新征程。

    图片

      一、讲古造船|探寻老船厂74年历史

      1951年6月,汕头市29家私营小型船业老板联名向港务局提出,希望以作坊(厂)和大件生产工具入股形式寻求与工人合作的机会;经港务局协调,汕头市造船工人工程处于同年7月正式成立。

      1953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0951部队接管了造船工人工程处,并命名地方国营汕头船只修造厂,该厂组织形式转为全民所有制企业。业务主要为部队制造小型木质军船,也收少量民间船只维修业务。

      1954年4月,移交广东省工业厅管辖,汕头市工业局代管,改名为地方国营汕头造船厂,业务主要为制造渔船。

      1957年10月,划归广东省航运厅管辖,改称广东省航运厅汕头船舶修造厂。

      1958年3月,省航运厅将其下放汕头航运局管理,改称为广东省航运厅汕头航运管理局船舶修造厂。同年,船厂创办的职工红专学校成为汕头地区厂矿办学首例;招收职工达到1600多名,创造当年汕头地区企业招工数量之最

      1985年4月,更名为广东省汕头航运公司船舶修造厂;1988年3月更名为汕头市航运总公司船舶修造厂;2008年10月更名为汕头造船厂;2021年9月经过改制更名为汕头造船厂有限公司。

      目前隶属汕头市交通运输集团辖下汕头市交通集团航运有限公司。


      二、业务精进|载誉远航不再是梦

      创办初期,由于生产场地分散,生产设施简陋,生产方式纯属手工操作,造船厂只能修造小型非机动木质船。

      1955年,造船厂通过自主设计和施工,建成载货量100吨沿海木质货轮“海鸥”号。该船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汕头地区首艘自主设计制造的沿海货轮,因外形设计美观被称之“挪威式小货轮”。

      20世纪60年代起,造船厂逐步进入钢质船舶修造时代。1967年,造船厂受托设计并采用分段建造工艺建成钢质沿海短程客货轮红星222,创造了汕头地区制造航行沿海钢质船舶的首例

    图片

    △钢质沿海短程客货轮红星222(1967年)

      1971年,造船厂采用国产新钢种09锰铌低合金钢建造客货轮汕澳壹,以该类材料建成海船,在当时还是国内首例。客货轮汕澳壹自投入使用直至报废期间,船体从未锈蚀,依旧光滑,整体结构保持完好。

    图片

    △客货轮汕澳壹(1971年)

      1982年,由上海船舶设计院设计、造船厂建造的36米打桩船完工。该项建造工作的成功完成不仅使得船厂荣获省政府颁发的技术革新成果三等奖和市科委颁发的科技成果二等奖,还获得交通运输部在粤东地区唯一工程船定点厂资格

      迈入21世纪,造船厂的船舶业务版图逐步延伸至香港、台湾,以及一些国家。先后承接并完成了孟加拉S-D桥钢管桩、台湾桦棋半潜式甲板驳、香港1100M3开体泥驳出口、金门港务处15米浮码头、孟加拉国吉大港32米打桩工程船、安哥拉3132kW全回转拖轮、喀麦隆克里比港深水项目工程中的4200HP全回转消防拖轮等建造项目。

    图片

    △孟加拉国吉大港新锚地集装箱码头项目建造32米打桩工程船(2004年)

      2017年,建成“恒通1号”“恒通2号”和“恒通3号”等工程船。其中“恒通1号”62米DCM打桩船是当时最新开发的一种特种工程船,既是国内尚未建造过的新产品,也打破了日本、韩国的技术垄断。

      2021年,汕头造船厂经营供应部荣获广东省总工会颁发的“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

    图片

    △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2021年)

      2022年,完成“启勉号”船建造工作,主要航行于礐石大桥与汕头海湾大桥之间的内海湾海域。

      2024年,由汕头造船厂建造的两艘公安巡逻艇“汕头水警008”“汕头水警009”顺利交船,主要用于沿海航区的巡逻执法。

      

      三、赋能文旅|造船厂不止于造船

      造船厂充分发挥自身在船舶修造领域的技术积淀,将船舶建造核心的结构设计、精密建造工艺与高效焊接技术,创新拓展应用至其他产业领域,让船厂“不止于造船”。

      2015年成功承接汕头新津河大桥外砂河大桥的钢结构工程。两座大桥融入海洋元素,采用流畅的曲线造型,凭借极具辨识度的设计美学迅速出圈,成为吸引大批市民与游客专程前往参观打卡的城市“网红桥”,获得社会各界良好评价。

    图片

    △汕头外砂河大桥(2015年)

    图片

    △汕头新津河大桥(2015年)

      2022年,造船厂匠心打造的“启勉号”游船正式启航。这艘游船的航线聚焦内海湾核心区域,往返于礐石大桥与汕头海湾大桥之间,船内设有三层客舱——不仅配备了专业影音设备与KTV娱乐系统,还贴心融入潮汕地域特色,提供醇厚的工夫茶与精致茶点服务;沿途更串联起礐石风景区、西堤公园、妈屿岛等内海湾标志性景点,让旅程兼具舒适与景致。

      作为汕头市内海湾环境品质提升工程的关键一环,“启勉号”进一步打通了景观脉络,将潮人码头、海关钟楼等焕新升级的景点串联成线,为市民游客搭建了一个沉浸式饱览“一湾两岸”旖旎风光的新平台、新视角。其中,在游船甲板上“追一场橘子海落日”的体验,更是迅速走红各大社交平台,成为汕头极具辨识度的热推旅游项目。“启勉号”成为畅游汕头“一湾两岸”的美景之舟。

    图片

    △146客位渡船“启勉号”(2022年)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