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市民反映称遭遇“冒充班主任诈骗”情况。犯罪嫌疑人混入学校班级微信群,冒充班主任发布缴费信息,以收取书本费为名进行诈骗,已有多名家长被骗。
诈骗套路解析
01
入群途径:班级QQ群、微信群
(1)骗子在QQ上或者微信上搜索关键词【班级群】,就能找到很多这样的群聊,碰上一些入群无需验证或群管理不到位的,骗子很容易就能蒙混进群,他们通常会潜伏在群里,观察一段时间。
(2)骗子以“免费赠送游戏皮肤、验证身份”为由,要求学生发送班级微信群日常聊天截图和微信群聊二维码,借此混入班级微信群。
(3)学生、家长和老师的QQ、微信等社交账号被盗,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02
收款方式:二维码扫码、红包
进入班级微信群后,骗子“克隆”班主任的头像和昵称,并将另一同伙拉入群聊,骗子冒充老师在群里发送有关“学校收取学费和学习资料费”的信息,同伙则在群里发送缴费截屏,许多家长见“老师”发布通知都会立即响应,发红包或者向骗子提供的二维码转账汇款。
03
缴费金额:“单价”不高、恰到好处
为了不引起家长怀疑,骗子一般要求“缴费”的金额都比较小,单次在某一班级骗取金额不多。
平安君温馨提示
面对冒充班主任诈骗案件,各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可通过以下做法防范:
1、老师们可对本班级的群成员身份进行核查,对身份存疑的尽快清除出群。并启动入群验证功能,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班级QQ群、微信群。
2、如遇班主任在群内发布收费信息,家长可以通过给班主任直接打电话、发短信沟通核实,或者等孩子放学回来后再确认缴费事宜,不要向来源不明的二维码付款,避免被骗。
3、建议学校和老师在家校联系群发布宣传预警信息,提醒家长注意防骗。家长们也可以相互提醒,并告知孩子不要对外提供家长群的二维码。
一旦发现诈骗情况,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转自“汕头公安”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