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头市公安局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分享到:
海滨路蝶变记 改善交通、还路于民…… 示范路背后的基层治理之道
  • 2021-04-15 18:41
  • 来源:本网
  • 发布机构:汕头市公安局
  • 【字体:

  •   下午5时许,汕头市区海滨路上车辆川流不息,道路两旁跑道上陆续可见运动爱好者,市民有序通过斑马线到南岸海滨长廊休闲健身,骑行者在非机动车道上畅通无阻,交警们在开放路口处指挥市民各行其道……这是记者4月13日跟随金平区交警大队四中队中队长吴鸿到海滨路巡逻时见到的一幕。

      吴鸿告诉记者,海滨路沿途共有路口12个,以前从早上7时至晚上10时半,交警们需在各个路口站岗执勤。但随着近几年海滨路的升级改造和科学规划,交通秩序显著改善,有效缓解紧张的警力。“以前每天在路口站岗和巡逻投入警力超50人,现在早晚高峰执勤加平峰期巡逻只需16人,这得益于良好的交通秩序。”吴鸿说。

      海滨路是汕头市“六纵六横一环”主干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横跨金平、龙湖两区,承载了市区核心区南部大量的东西向交通流。道路南侧是汕头内海湾,海滨长廊更是汕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现在的海滨路全长5公里,未来的海滨路将向东西两侧延伸,分别串联海滨路东延段和西延段,成为汕头市东西向的重要道路及滨海观光主干道。

      汕头市委、市政府决定对海滨路和海滨长廊实施改造,把海滨路打造成示范路,既有现实的需求,更是适应城市未来发展的考量,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让城市景观环境更加宜居宜业。连日来,记者深入走访海滨路并采访相关职能部门及市民群众,解码海滨路蝶变背后的治理之道。

      拆除中央绿化带拓宽车道

      驱车在海滨路上可看到,过去道路中央绿化带已被隔离栏设施所替代,换来的是更宽的路面。这是汕头改造海滨路的其中一项关键举措。

      从景观上讲,海滨路毗邻内海湾,也是重要的滨海观光道路。原海滨路中间绿化带及景观带植物过于茂盛,视线多被遮挡,通透性稍差,视野不够宽阔。从通行能力来说,此前路面宽度为双向四车道、部分六车道,通行能力有限,明显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交通量,且与正在建设的东、西延段双向6车道不匹配,道路改造拓宽势在必行。

      为此,2020年10月,汕头市对海滨路实施中央绿化带拆除改造工程。该项目采用夜间施工为主、白天施工为辅的工作思路,实施平行大流水作业,施工、设计、监理多发合力,有序推进道路改道交通疏导、围挡安装、中央绿化带苗木及路缘石迁移、绿化带土方开挖清运、混凝土浇筑等各项施工工序,每晚推进500至800米,于当月底基本完工。据悉,项目将原有约3.8公里中央绿化带拆除,并进行道路断面优化改造。

      不仅如此,在更早前,位于海滨路北侧,从新兴路口到石炮台路口,沿路不少机关单位的办公楼和围墙也被拆除了,而南侧的原汕头港客运码头等建筑物也被有序拆除。这些重磅举措彰显汕头市委、市政府以最大限度做到“还路于民”的决心,同时也进一步打通车行方向观海视线,实现“还海于民”,形成滨海观光视线通廊。

      全线贯通人行道自行车道跑步道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如今非机动车进入海滨路有更规范的标识指引,甚至规划有专用通道。记者走访海滨路与东厦路、大华路、同益路、招商路等路口看见,斑马线一侧清楚地增加了自行车道地面划线,不少市民骑着自行车在交通信号灯的指引下通过海滨路,在道路两旁的非机动车道畅通无阻地骑行。

      记者采访了解到,原海滨路道路状况不佳,人行道路面破损现象相对严重,存在高差不平、标识标线混乱、盲道设置不规范、路基沉降破损、自行车道中途中断等问题,对行人的日常通行造成不便。对此,汕头在改造海滨路的过程中,注重三道贯通,即全线贯通人行道、自行车道、跑步道,打造为市民通勤、运动、休憩、观光的景观型主干道。

      “海滨路南侧增加非机隔离带,实现非机动车全程无阻通行;北侧拓宽人行步道和非机动车道,大大改善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能力。”吴鸿说,增设隔离栏设施,让非机动车和行人有序通行,同时不影响机动车行驶,确保行人与车辆各行其道,是海滨路交通秩序得以改善的又一项有效举措。

      走在海滨路北侧的人行道上,可见这里增加了自行车道和绿地,有的还种上了鲜花,整体景观与此前大不一样。其中,汕头迎宾馆、石炮台公园的公共绿地与道路人行道连成一体,更加通透。

      相较之前,此次改造将更多的绿地空间留给市民,而不是围成自家庭院,兼顾车辆通行与行人步行,这些小而精的变化,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也让人感受到了城市文明的进步。

      沿途部分路口实施有效封闭

      海滨路西起礐石汽车客运站,向东延伸至华侨公园,仅5公里道路沿途就有12个路口。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所有路口均开放,行人与车辆从北面各个方向汇入海滨路,造成海滨路东西向车流频繁中断,等待过多交通信号灯,一定程度上影响快速通行。

      近年来,经多次研究论证并综合各方意见,汕头对海滨路进行提速改造设计,其中主要通过适当封闭减少路口方式,提高海滨路东西向车辆通行能力。

      提速改造后,至平路、利安路、博爱路、石炮台路、龙眼路共5个路口实施持续封闭,封闭路口信号灯采用黄闪模式,过往驾驶员可在注意礼让斑马线上行人的基础上有序通行。另新兴路口采用机动式封闭,实施封闭期间车辆不能从新兴路左转进入海滨路,而海滨路自西向东方向取消左转车道进入新兴路,改为两条直行车道。针对部分路口封闭后车辆绕道进出海滨路导致周边道路车流量变化的情况,交警部门也积极调配警力做好应对。

      封闭这5个路口的同时,在海滨路与这五条路的交界路口增设中央隔离栏。自北向南的车辆禁止从这五条道路左转进入海滨路,原有左转车道已全部施划黄色禁入标线,但可以继续右转进入海滨路。而自东向西行驶的车辆,经过这五个路口时可以直行或右转,但不能左转或掉头行驶。如此改造之后,更大限度地确保进入海滨路的车辆能够快速通过,进一步提升通行效率。

      此外,在海滨路的博爱路、石炮台路和龙眼路三个路口建设三座人行天桥,天桥均采用钢桁架结构,两侧设置电梯,有效实现过街行人和车辆分层通过,进一步提高路口通行能力。

      原高峰拥堵路段禁止掉头

      过去,不少车主第一次行驶在海滨路上会惊讶地发现,部分道路左转设计在最右侧车道,这对日常行驶习惯造成不适应。据悉,这样的设计是为了留足转弯半径,让车辆更快完成转弯掉头。

      不过,一些车主会因事先准备不足而强行变道进入左转车道,导致一定程度上的秩序混乱,影响车辆快速通行。而如今,像这样的特殊设计已经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保障直行和右转。

      “以前通勤高峰时段,在海滨路与大华路、新兴路等路口处,有时严重拥堵起来要长达一个半小时。”吴鸿告诉记者,以往每天下午下班高峰期,周边众多机关单位干部下班后,住在市区东部的车辆大量涌上海滨路,进入左转车道排队掉头往东,成百上千车辆等着通行,经常导致不同程度的拥堵。好在,取消相关路口左转掉头之后,车辆纷纷往北分流到其他道路,减少海滨路的通行压力。

      如今,海滨路经过一系列的升级改造后,不断适应城市发展新要求,市民出行不仅更加便捷,还可欣赏内海湾美丽的景观,出行体验实现极大提升。

      基层探索

      汕头交警构筑交通安全大宣传格局

      维护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需要每一位交通参与者的支持与配合。去年以来,汕头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创新宣传理念及举措,走进机关、学校、社区等公共场所,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多措并举构筑交通安全大宣传格局,引导市民群众文明、守法、安全出行,共建平安畅通、和谐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努力推动形成“文明交通、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深入机关单位和学校宣讲交通安全

      根据汕头市委、市政府关于公职人员要带头参与文明交通行动、模范遵守交通法规的要求,从今年3月中旬起,汕头市公安交警部门在全市启动“交通安全宣传进机关”活动,通过精心制作课件并挑选精干民警开展巡回宣讲,以互动交流的方式剖析常见交通陋习及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的危害性,将文明交通的种子深深根植于公职人员心中。

      不久前,汕头交警部门组织全体女民警深入到全市100多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开展以“知危险会避险,文明安全出行”为主题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宣传交通安全出行理念,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提示日常出行中广大交通参与者特别是青少年儿童可能遇到及容易忽视的危险,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因危险认知不足导致的道路交通事故。

      此外,汕头交警部门还派出宣传民警参加市禁毒委员会举办的公益宣传片《人生无彩排,青春不“毒”行》首发仪式,为参加活动的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交通安全宣讲,并将宣讲内容制作成宣传视频供全市各学校使用,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

      实现重点场所交通安全宣传全覆盖

      为最大限度地提高交通安全知晓率,汕头市各交警大队在辖区沿街商铺、学校、医院、市场、商业综合体、客货运站场等人流密集区域,以及高速公路沿线高架情报板和服务区LED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一盔一带”“122交通安全日”“非机动车过斑马线请下车推行”等9个交通安全宣传视频和“降速、控距、亮尾”“不超载不超速、不抢道、不疲劳驾驶”“有牌证、戴头盔、限两人、靠右行”等6条交通安全宣传标语。据悉,在前期已建设137个宣传点并取得良好宣传效果的基础上,交警部门又新增设了187个宣传点,基本实现了全市重点场所和部位全覆盖。

      与此同时,在汕头市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和交通秩序整治第三轮“百日行动”中,汕头交警部门针对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陋习容易造成路口交通秩序混乱、严重影响城市形象的情况,积极发动辖区街道、社区的干部群众和义工志愿者到交通路口参加文明交通劝导活动,并设计制作了500块写有“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靠右驾驶,不要冲红灯、不要逆向驾驶、不要越线停车”等内容的文明劝导牌。

      汕头交警部门指出,轻微交通违法人员按照执勤民警的要求,在路口举着劝导牌劝导自行车、电动车驾驶人和行人按规定有序通行,在教育他人的同时也教育了自己。

      记者探访

      海滨长廊成为市民游客出行好去处

      华灯初上,海风徐徐,在汕头海滨长廊上,市民游客跑步、散步、健身、休闲的情景一幕接一幕。这里是汕头市民和游客们锻炼、休闲的好去处,是汕头对外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

      汕头海滨长廊西起原汕头港客运码头,东至华侨公园,全长3.8公里。极目眺望,一边是内海湾、礐石山尽收眼底,一边与人民广场、石炮台公园、华侨公园等融为一体,形成一条城市绿色景观轴,成为人们观赏海景的休闲长廊。

      但是,已有30多年历史的海滨长廊,部分人行道、绿化等品质较低,原绿化虽看起来密集但实则比较杂乱,部分设施老化。近年来,伴随着海滨路的升级改造,海滨长廊景观提升提质改造工程也同步进行。

      记者了解到,汕头以合理保留现状设施为原则对海滨长廊进行微改造,致力营造一个全民性、开阔性的休闲场所。改造工程范围包括西堤码头、潮人码头、海关钟楼、人民广场、石炮台公园、开放广场、时代广场等大型公园、敞开空间,将对范围内相应的城市景观、交通功能、市政公用设施等进行全面提升,为市民创造更加友好的出行环境、滨水空间,整合挖潜海滨路包括码头、公园、广场等空间资源,增加更多的游憩空间和活动功能,化解一系列出行障碍。

      4月12日晚,记者走访体验海滨长廊看到,不少市民与游客面向内海湾和礐石山,纷纷拿出手机拍摄风景,他们谈笑间不忘记录美好时刻。在走廊上新增设的专用跑道上,男女老少专注跑步健身。

      在汕头大学医学院读研二的华同学告诉记者,自己听说海滨长廊变漂亮了很多,因此过来体验一下。“几个月没来了,这次过来有很大变化,增加了人行步道和跑道,灯光很美,而且比以前开阔许多。”华同学笑着说,以后要多来海滨长廊吹吹海风,放松心情。

      位于石炮台公园附近,海滨长廊上增设了儿童游玩设施,地上写着“BABY TIME”,年轻妈妈庄女士带着3岁大的女儿正在这里玩耍。“我们是吃完晚饭后过来的,两三天会来一次。”家住金平区的庄女士说,近几个月经常会带女儿过来玩,“女儿挺喜欢这里的,有时候还会遇到其他小朋友,玩得很开心。”

      不远处,67岁的邱伯正在双人漫步机上“快走”。这位来自东北地区的邱伯退休后随儿子到汕头来居住,每天吃完晚饭后,他都要到海滨长廊运动一个小时。对于海滨长廊及海滨路的升级改造,老人连连称赞,表示比以前增加了很多人性化设施,体验很好。

      汕头观海长廊是海滨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汕头人民心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相信,随着景观提质升级改造工程的推进,这里将成为汕头对外展示全新形象的窗口,为汕头成功举办亚青会添砖加瓦。

      2021-4-15《南方日报》TC01版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公安局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