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如今,骗子们的诈骗手法也不断变换,让人防不胜防。最近,金平公安就破获了一宗以打电话叫餐为名,对送外卖商家实施诈骗的案件,抓获两名嫌疑人。骗子只是打一个电话,不少外卖商家就会给他发微信红包,其中一家外卖店甚至发了上万元的红包。那这两名骗子到底施用了什么“魔法”呢?
魏先生在市区经营一家炸鸡、小吃和果汁冰的餐饮店,外卖生意十分红火。上个月月初,他的员工收到了一份外卖订单,对方要求送到附近某小区,餐到付款。接到生意,店里马上按单生产。就在这个时候,对方加了魏先生的微信,表示微信里没有零钱,要求魏先生先往他的微信转钱过去,等会再一起结算。忙乱中的魏先生也没多想,就分两次给对方转了五百余元。
当时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可能是比较忙,就转了两次给他。对方(嫌疑人)说他已经在路上了,就说要先转账过去,后来(再转)一次就说他已经在路上了要过来拿(餐),而且他也说在附近,报的地址就在这前面而已。我们店里的员工没去多想就和我们说,我们也没理会就(分两次)都转过去了。
——受骗商家 魏先生
不过,等了许久,魏先生也未见这名“点餐人”出现,再与对方联系的时候,发现已被拉黑了。魏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马上报警。无独有偶,近期,金平警方也接到多宗类似警情,对此,金平公安分局非常重视,由分局刑侦、网警大队联合永祥派出所成立专案组,逐一走访事主进行全面调查,串并分析,逐步锁定目标对象。3月22日,在市区石榴园小区将诈骗犯罪嫌疑人许某英、肖某苑(女)抓获。
经审讯,90后的许某英和80后的肖某苑为情侣关系,那么,这对骗子情侣究竟施了什么“魔法”,这些商家才会心甘情愿向他们的微信转钱呢?据办案民警介绍,嫌疑人许某英在各家网络点餐平台上搜索商家电话,然后就打电话假装叫外卖,再通过微信找零的借口实施诈骗,而受骗的商家为了方便,也放松了警惕。
一开始(嫌疑人)就要求对方转几十元,来凑个(百元)整数,说他的微信里的金额不足,要抵扣一些东西,让商家先发给他,等外卖送到之后,他再以现金(整数)的形式结算给他们,以这种方式来诈骗的。
——金平公安分局刑侦大队二中队副中队长 张伟东
当受骗的外卖商家赶紧将外卖送到指定地点之后,才意识到受骗上当。这是警方通过技术手段,还原了许某英与受骗商家的部分通话记录。
(民警:)这是送外卖人员送到之后找不到(地址)。受骗商家:“大哥,你刚才是不是说39幢503呢”?“38幢,是38幢”。(民警):他就报了一个假的地址给对方。受骗商家:“大哥,我送到了”。(民警):(再次)送到又找不到人。受骗商家:“大哥,我送到了,你怎么不开门呢?”;受骗商家:“大哥,你这样做就有点不地道了”。
——声音来源:办案民警VS受骗商家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其中有一名商家在接到了许某英的叫餐电话后,竟然分五十多次,向对方转了一万多元微信红包。
他刚开始叫餐的时候就报了一个某小区的地址,对方商家误认为是之前经常叫送的熟客,关系比较好,因此就没有去防范的情况,就被对方以这种手段,用各种理由骗了几十次,发了几十次红包,总的被骗了一万多元,而对方骗到手之后就将这些被骗的人从微信和手机上拉黑,别人要找也找不到。
——金平公安分局刑侦大队二中队副中队长 张伟东
经金平公安初步侦查,许某英、肖某苑涉嫌系列诈骗案件10宗,缴获作案手机、银行卡一批,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深挖中。
公安机关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有外卖业务的商家,要提高防范意识,对涉及转账、借款这些信息要先行确认后再进行操作。在此也呼吁有遭遇到类似手法不法侵害的群众,及时到永祥派出所报案。
——永祥派出所社区警务中队中队长 林雄
尤其是店里的店员遇到这种情况,就要警惕起来,不能随便给别人转过去,除非人已经到了现场,要来换(微信零钱),我们才能给他们换,人没到现场,就不要,要有这种防范意识。
——受骗商家 魏先生
视线君微评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诈骗骗术更是五花八门,需要再次提醒的是,无论是商家还是客户,只要涉及到转帐等金钱往来,都要多长一个心眼,避免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