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头市公安局 > 专栏建设 > 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分享到:
全民反诈|冒充“*东金融客服”诈骗,这些套路你一定要了解!
  • 2022-11-10 15:16
  • 来源:汕头市公安局
  • 发布机构:汕头市公安局
  • 【字体:
  • 图片

      近年来,多样的网购模式方便了大家生活,而网络消费打白条这种消费方式,不仅实现超前消费,还被不法分子盯住“商机”,最近就有群众接到冒充“*东金融客服”的诈骗电话。

      接下来,平安君带大家揭秘冒充“*东金融客服”骗术的新特点和新套路。

      

      案例一

      市民曾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东客服,说是可以帮他“取消*东白条业务,否则会影响其征信”。曾先生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了指定APP ,并在对方指导下通过借贷平台贷款了4万元,后将款项全部转给对方。直到接到银行的问询电话,曾先生才发现被骗并报警。

      图片


      案例二

      市民杨女士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让其打开*东APP,查看钱包中*东白条功能是否开通,杨女士按照对方要求操作,发现已开通该功能。对方称“杨女士的*东白条的贷款利率远高于国家核准的贷款利率,可以帮其关闭此项功能”,杨女士便按照对方提示,在指定的网页上进行操作。随后,对方还要求杨女士关联了某借贷平台,声称“要结清贷款,才能降低*东白条的贷款利率”。杨女士便按照对方提示,向对方指定的银行账户转账4万元,最终发现被骗并报警。


    诈骗套路解析

      01

      诈骗分子往往通过不法渠道获取到公民个人信息。再利用“+、00”开头的境外号码、“区号+座机号码”等固定电话或手机冒充*东客服,准确报出受害人的个人信息以骗取信任。

      02

      告知受害人不注销*东白条,会影响个人征信或者利率高于国家规定,诱导受害人按照他们设定好的套路进行操作。

      03

      诈骗分子首先会让受害人下载一些能屏幕共享的视频会议APP,远程指导并观看受害人的操作,引导受害人到借贷平台进行贷款。

      04

      诱导受害人将借贷app中的额度全部提出,以“中间账户”“降低利息”“注销要求”为借口,让其将款项转到指定银行账户,从而实施诈骗。


    平安君温馨提示

      1、核实身份官网认证。

      银保监会、正规电商客服电话不会主动外呼,外呼客服号码为固定短号。如接到自称银保监会、电商客服的电话,请提高警惕,切勿轻易转账,如有疑问请直接拨打96110咨询。

      2、拒不透露个人信息。

      身份信息、银行账户、验证码、各类密码要小心保管,绝不透露。

      3、不加好友、不开视频。

      如对方要求添加私人社交账号或至各类视频会议软件进行屏幕共享等协助操作,一定要果断拒绝!

      4、绝不转账、借贷。

      如对方要求操作转账或者进行借贷,统统不要理会!

      5、谈及征信切勿慌张。

      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任何人无权删除或修改,如对个人征信存疑可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








      转自“汕头公安”微信公众号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公安局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