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头市公安局 > 专栏建设 > 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分享到:
反诈周报|“影响征信”?假的!当心这类虚假征信类诈骗
  • 2022-07-18 10:45
  • 来源:本网
  • 发布机构:汕头市公安局
  • 【字体:
  •   为提升群众反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守护老百姓的“钱袋子”,汕头公安采用“线上联动、线下覆盖”的方式,多措并举、全警动员、主动出击,积极预警劝阻,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全面构筑全民反诈“防火墙”。

    发案情况

      据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统计,2022年7月4日至7月10日,我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较多区域为:龙湖区、澄海区和金平区。其中,单笔财产损失最高的案件类型是:交友诈骗

    发案形势分析

    发案类型分析

    图片

    受骗者性别、年龄分析

    图片

      分析结果

      1、本周发生的诈骗案件中,刷单诈骗最多,占发案总数比为37%;其次是贷款诈骗,占案发数比均为15%;虚假购物诈骗案发数占比排名第三,为12%。

      2、被骗受害人中男性占总人数比为54%,女性为46%。其中,“90后”男性是受骗人数居第一的群体,各占总人数比的22%;其次是“90后”女性,占比为20%;“80后”男性位居第三,占比为16%。

      预警提示

      这周出现两起“虚假征信类诈骗”,受害者均为“90后”,这类骗局多发生在大学生和职场新人身上,他们涉世未深,容易轻信他人,最终落入骗子的陷阱之中,请广大市民群众提高警惕,不让骗子有可乘之机。

    征信记录是一个人的信用“名片”

    征信记录良好与否

    直接关系到贷款、孩子升学等

    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正是因为征信如此重要

    诈骗分子从中看到了“商机”

    为了有一份良好的征信记录

    已有不少人掉入“虚假征信”的骗局

    让我们来看看

    这类骗术有哪些套路

    又有哪些防骗招数

      典型案例

      近日,市民林先生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东客服人员”,称林先生需要关闭*东金条的借贷功能,如果不及时关闭将会“影响个人征信”,还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林先生将信将疑,但最终还是听信对方的说辞,添加了对方的QQ与之进行进一步的聊天对话。

      加上好友后,对方再次跟林先生强调此次关闭*东金条的重要性,并且告诉林先生,要先把他名下几张与手机有关联的银行卡里的资金集中到一张里面,再从银行卡转账到对方指定的几个“安全账户”里,才能够关闭*东金条,最后会把资金原路返还。林先生根据对方的指引操作,把自己银行卡里的钱向对方指定的几个账户先后进行5次转账。

      不久后,林先生意识到被骗,此时已造成人民币损失共计52850元。

      手法分析

      此类骗局属于“虚假征信类诈骗”,在案例中,诈骗分子假冒互联网平台工作人员身份对受害人进行诈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其主要分为以下几步:

      1、假冒客服人员。不法分子冒充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或互联网平台客服,通过准确报出非法收集来的受害人身份信息,击破其心理防线,骗取信任。

      2、强调征信问题。骗子以受害人“账户出现问题、需关闭平台贷款功能、贷款额度需调整”等为由让受害人根据指示进行配合,如不及时处理将“影响其征信并且承担法律责任”。受害人一听到个人征信会受影响,会因此产生恐慌,顾不及思考而顺着骗子的计划一步步走入陷阱。

      3、完成汇款诈骗。诈骗分子用各种常见聊天软件与受害人进行通话,为受害人提出“解决办法”。诱导受害人从银行或其他网贷平台进行贷款,谎称“待资金审核后会将钱款返还”,受害人将钱款转到其指定的银行账户后,骗子就将受害人拉黑后并消失,最终完成诈骗。

    个人信用要积累

    个人信息要保密

    看破虚假征信诈骗套路

    捂好自身钱袋子

      平安君温馨提示

      1、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任何单位与个人都无权删除修改。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不会以短信、电话或邮件的方式向信息主体告知涉及贷款、金钱或者其被纳入黑名单的信息,因此所有声称可以“帮助消除个人征信不良记录的”,都是诈骗!

      2、提高信息安全意识。不要将个人身份账号、银行账户、验证码、各类密码等私密信息告诉陌生人,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3、保持个人良好征信。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到诚实守信,不要让自己的征信记录留下污点,当有资金贷款需求时,一定要选择正规途径,使用正规借贷产品,并且及时还款。

      牢记全国统一反诈预警专号96110,若有疑问可致电咨询;若收到该号码来电,一定要接!建议市民朋友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打开“来电预警”功能。还能学习防骗知识,筑牢反诈防线。

    图片

    图片


    转自“汕头公安”微信公众号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头市公安局门户网站”,是否继续?